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放射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时间 : 2009-12-06 09:17:31 来源:www.98148.com.cn

[摘要]

中国司法鉴定标准网-中鼎网拥有我国最全的司法鉴定标准,涵盖法医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声像鉴定,计算机鉴定标准,资产评估标准,会计鉴定,建筑工程鉴定,农业鉴定,海事鉴定标准,环境鉴定,税务鉴定,文物鉴定标准,价格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来源:互联网 编辑:中鼎网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27日08:46:11EFT:5.4pt;PADDING-BOTTOM:0cm;BORDER-LEFT:mediumnone;WIDTH:3cm;PADDING-TOP:0cm;BORDER-BOTTOM:mediumnone;mso-border-left-alt:solidwindowtext.5pt"width=113>

注:+++表示严重,++为中度,+为轻度,?为不发生。


6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程度和各期不同特点,尽早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
6.1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
6.1.1轻度: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采取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对症状较重或早期淋巴细胞数较低者,必须住院严密观察和给予妥善治疗。
6.1.2中度和重度: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并针对各期不同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6.1.2.1初期:镇静、脱敏止吐、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尽早使用抗辐射药物。
6.1.2.2假愈期:有指征地(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皮肤粘膜出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物,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预防出血,保护造血功能。当白细胞总数低于2.0×109/L、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及早使用造血生长因子(rhG-CSF/rhGM-CSF)也可输注经γ线15-25Gy照射的新鲜全血或血小板悬液。
6.1.2.3极期:根据细菌学检查或对感染源的估计,积极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特别注意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消毒隔离措施要严密,根据需要和可能使用层流洁净病室。控制出血,减轻造血损伤,输注经γ线15-25Gy照射的新鲜全血或血小板悬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意防止肺水肿
6.1.2.4恢复期:强壮治疗,促进恢复。
6.1.3极重度:可参考重度的治疗原则。但要特别注意尽早采取抗感染、抗出血等措施。及早使用造血生长因子。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可保留Hickman导管插管,持续输液,积极缓解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注意防治肠套迭。在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要注意霉菌和病毒感染的防治。一般对受照9Gy以上的病人,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合适供者时,可考虑同种骨髓移植,注意抗宿主病的防治。
6.2肠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程度,采取积极综合对症的支持治疗,特别注意早期的妥善处理。
6.2.1对轻度肠型放射病病人尽早无菌隔离,纠正水、电解质、酸硷失衡,改善微循环障碍,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积极抗感染、抗出血,有条件时及时进行骨髓移植。
6.2.2对于重度肠型放射病病人应用对症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痛苫,延长生命。
6.3脑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
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存活时间。可积极采用镇静剂制止惊撅,快速给予脱水剂保护大脑,抗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治疗。
7急性放射病临床治愈后的处理原则
长期脱离射线工作,病情稳定后进行严密医学随访观察和定期健康鉴定,注意可能发生的远期效应,并予以相应的处理,根据恢复情况可疗养,休息或安排适当工作。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急性放射病属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是有剂量阈值的,达到一定剂量后发生急性放射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如国内外文献报道,全身一次照射1Gy以上多可引起急性放射病,但由于个体的辐射敏感性不同而受照剂量仅为0.6-0.8Gy,也有少数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者。因此对受照剂量低于1Gy,高于0.5Gy者仍应严密观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漏诊和贻误治疗时机。根据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经验,最初共诊断急性放射病为237名,其中轻度急性放射病的照射剂量范围为0.8-2.1Gy,经过随访,经确诊为急性放射病者共134名,另103名未确诊,因而对初诊为轻度急性放射病者,最好能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观察时间。关于急性放射病的分型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在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类型,即心血管型或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cardiovascularortoxemicformofacuteradiationsickness)。引起该型急性放射病的剂量范围为20-50Gy,但有关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A.2受照剂量的确定除依据物理方法(包括必要时进行模拟试验)测定和估算外,尚应参考生物学方法估算的结果。其中,除初期症状和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绝对数)外,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可信指标,其有效剂量范围为0.25-5.0Gy。此外,还可参考淋巴细胞微核率(胞浆分裂阻滞法TB法)的检查结果,估算受照剂量。A.3图1(急性放射病早期诊断图)是根据我国231例超剂量受照人员、8例不同程度急性放射病和国外44例核事故受照病例的实际资料分析绘制而成。通过实践证明,利用该图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方法较简便,该图可供实际使用。在使用中要注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A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放射病疾病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的变化规律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在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有7个阶段,根据白细胞变化的过程,可预测疾病的发展。 1、增多;2、下降;3、顿挫回升;4、最低值;5、恢复;6、过度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