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放射病

放射病

时间 : 2009-12-06 08:25:55 来源:www.chinabaike.com

[摘要]

放射病 ,中国百科网

【治疗措施】

一、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以造血损伤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疗

骨髓型放射病的主要矛盾是造血组织损伤。因此围绕这一中心,一方面要设法减轻和延缓造血器官损伤的发展,促进损伤的恢复;一方面要大力防治由造血损伤引起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另外,由于放射病的损伤涉及全身各器官,所以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达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安全渡过极期。

2.分度、分期治疗

各度放射病的治疗措施基本是一致的,但繁简有所差别。轻度放射病在平时可短期住院观察,对症治疗,战时对症处理、留队观察即可。中度以上放射病都需住院治疗。但中度的早期治疗可简化,重度和极重度不仅应立即住院治疗,而且要抓紧早期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做到所谓“狠抓早期、主攻造血、着眼极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此外,还必须针对各期不同的矛盾进行治疗。

(1)初期:主要针对初期症状对症治疗,并根据病变特点采取减轻损伤的措施。

①保持病人安静休息和情绪稳定;②早期给抗放药;③镇静、止吐等对症治疗,如给安定、灭吐灵等;④有眼给合膜充血、皮肤潮红等症状者,给苯海拉明、异丙嗪等脱敏药;⑤改善微循环;⑥重度以上病人早期给肠道灭菌药,并做好消毒隔离;⑦严重的极重度病人早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假愈期:重点是保护造血功能、预防感染和预防出血。

①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鼓励病人多进食,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并易消化的食物,极重度病人可用静脉保留导管补充营养;②保护造血功能,延缓和减轻造血损伤。可口服多种维生素,重度病人可少量输血;③预防感染和预防出血;④需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极重度病人,若初期未进行,进入本期后应尽早移植。

(3)极期:抗感染和抗出血是这一期治疗的关键问题,同时要采取有力的支持治疗,供应充分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①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加重肺水肿,注意观察病情变化;②抗感染、抗出血;③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给Vit.B4、B6、B12,叶酸和DNA制剂,可应用造血因子以及补益和调理气血的中药;④在供应充分营养(包括静脉补给)的同时,根据需要补充钾离子和碱性药物,同时可给与辅酶A、ATP等能量合剂。

(4)恢复期:主要防止病情反复,治疗遗留病变。

①加强护理,防止病人过劳,预防感冒和再感染,注意营养摄入和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②继续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贫血病人可给铁剂、服用补益和调理气血的中药,或少量输血;③有消化不良等症状者,对症处理;④临床恢复期过后,应继续休息,调养一段时间,脱离射线工作。经体检鉴定后,可恢复适当的工作。

(二)主要治疗措施

1.早期给与抗放药

抗放药是指在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早期给药都可减轻放射病的一类药物,对中、重度放射病效果较好。

2.改善微循环

照射后早期微循环障碍可加重组织细胞损伤,尤其是重度以上放射病更为明显。可于照射后最初3天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每天500~1000ml,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减轻组织损伤有益。

3.防治感染

防治感染在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极期,应把控制感染放在治疗的首位。

(1)入院清洁处理:洗浴或用1∶5000洗必泰药浴。

(2)消毒隔离:战时采取区段隔离,即与其它伤病员分室或分区住院,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病室经常用紫外线消毒和消毒液擦

上一篇文章:高原适应不全症下一篇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放射病 ”相似的文章

更多>>

放射病疾病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的变化规律表明疾病的发展阶段,在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有7个阶段,根据白细胞变化的过程,可预测疾病的发展。 1、增多;2、下降;3、顿挫回升;4、最低值;5、恢复;6、过度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