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18:34:30 来源:www.39kf.com
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属于2007年第4卷第2期栏目,主要讲述了 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亦称为组织纤维瘤,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metaphyseal fibrous defect)或组织细胞性黄肉芽肿(histocytic xan
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fibroma)亦称手术、病理证实及结合有关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5岁,3年前右小腿步态跛行摄X线平片示右侧胫腓骨病理性骨折行病灶清除,术后病检示右侧腓骨非骨化性纤维瘤,术后3年来反复摄X线平片检查胫腓骨病变进行性加重,腓骨远端上移,穿戴支架矫形效果不佳,同时胫骨外侧出现皮层的占位收治入院。查体:右外踝稍较左踝上移;右踝稍外翻,右踝各向活动无明显受限。X线平片:右胫骨下段陈旧性骨折,右腓骨下段骨不连,右胫骨外侧皮质约6.0cm长多囊样改变,硬化带不明显,无明显骨膜改变。手术所见:右胫骨下段自踝关节水平向上约6.0cm,均外侧骨膜增厚,质韧,右胫骨该段前、外部分骨质硬化,外踝于下胫腓骨区增生瘢痕组织,自右胫骨外前侧去除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性病变。Jaffe(1958)认为它应归属良性的骨肿瘤,而Hatcher等认为它不是肿瘤,而是骨的发育异常。目前大多临床症状者称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本病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5∶1。主要好发于下肢长骨干骺端,发病部位依次为股骨远端、胫骨近侧、胫骨远侧、腓骨,少数发生于上肢骨,多数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疼痛,偶可引起受累骨骼膨胀畸形。极罕见的弥漫性多发性非骨化性纤维瘤,可合并斑点状皮肤色素沉着及智力低下等症状。多数非骨化性纤维瘤,随骨骼的生长发育可自行消退[1~3]。
影像学表现:本病一般根据X线片可做出诊断。病变一般在长骨干骺端,病变在一侧骨皮质形成半球形缺损区,骨皮质凹陷,髓腔变窄。随着骨干的纵向生长,病变逐渐向骨干移行。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状膨胀性骨破坏,病灶内密度均匀,病灶边缘可见轻微硬化带环绕,多囊的病灶内可见纤细的骨间隔,一般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3]。可合并病理性骨折。
【参考文献】1赵定麟.现代骨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10.2石木兰.肿瘤影像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43.3王林森.骨肿瘤影像诊断学图谱.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5.
作者单位:1650101云南昆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74200云南永胜,云南省永胜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