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时间 : 2009-12-06 18:00:58 来源:cdmd.cnki.com.cn

[摘要]

心肌病 肥厚性 介入治疗 化学消融

【摘要】:1.背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狭窄,并由此引起梗阻症状为特点的心肌病。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是临床治疗有症状HOCM患者的目标,一些药物难治的患者可以通过植入DDD起搏器降低LVOTG,改善症状,但这种方法不作为常规治疗。肥厚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较高的手术死亡率。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很有前景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并能取得与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2.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近期疗效。3.方法1999年9月~2003年7月收治的HOCM患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4.6±11.3岁,),采用Sigwart法行PTSMA,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注入无水酒精消融靶血管前后记录LVOTG和心电图,消融前及术后周(2一9天)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房内径(LA)、左室流出道流速(LVOT一V)、每搏射血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术后观察心肌酶变化。4.结果术前静息及激发后LV0TG分别为(70.6士30.6)mmHg和(128.1士410)mmHg,术后分别为(11.3士14.7)mmHg和(30.3士31.4)mmHg,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LVOT一V由术前(3.9士1.0)m/s降至术后(3士1.0)m/s,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前后IVSd、LA、SV、EF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及术后可见频发室早、阵发性室速、111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及束支传导阻滞,1例发生永久性m度AvB,植入永久性VVI起搏器,1例术后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5.结论PTSMA能显著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及左室流出道流速,治疗HOCM的近期疗效可靠,但进一步完善方法,减少并发症,中、长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疾病

有助于本病诊断的检查方法有: (1)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左心室增大,但无升主动脉扩大或瓣叶钙化征象,晚期病例则左心房,右心室亦可增大,肺野血管郁血。 (2)心电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大和劳损,有时前胸aVL...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