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1:20:46 来源:lw.china-b.com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责任基因的定位和致病机制,中华硕博网为广大研究生、MBA、在职研究生,在职人员提供教育资源,室全球500所高校指定的报名中心.国内重点大学简章和最新资讯,提供2008年研究生报名系统,2008年研究生
关键词:遗传性疾病;心肌病肥厚性 摘 要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单一责任等位基因突变即可致病。近十年来使用微卫星基因标记技术,在该病家系中发现了7种致病责任基因,致病机制有“肽类毒剂”和“无效等位基因”两种学说。作者对责任基因的定位、肌原纤维节中突变蛋白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并分析突变基因型与其表型的关系,以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是以心肌肥厚、病理组织心肌纤维肥大、排列紊乱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一责任等位基因突变即可致病。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80%,临床表现有不同的基因表型,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脏衰竭、休克和猝死,亦有少数健康年轻人以猝死为唯一表现。年死亡率约3%~5%。疾病外显与年龄相关,少数具有突变基因的家系成员疾病可终生不外显。正是由于FHCM基因表型具有多样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测性,使目前临床上缺乏肥厚型心肌病敏感的诊断标准。近十年来,致病责任基因的发现,使我们对FHCM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1 连锁分析和致病基因的确定 80年代末期,SSLPs技术的应用和基因连锁分析软件的开发,使许多遗传性疾病家系的DNA位点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继之发现致病基因。至今,已有9个不同染色体上FHCM的DNA位点被发现并已确定7个不同的责任基因[1~5]。需要指出的是一个FHCM和预激综合征(WPW)伴随遗传家系,DNA位点定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3区(7q3)[6];另一个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FAHCM)和WPW伴随遗传家系DNA位点定位于19p13.2-q13.2,尚未发现其致病基因[5](见表1)。表1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致病基因的定位序号疾病染色体DNA位点基因和蛋白名称发现时间肌原纤维节定位1FHCM11q11-12β-肌凝蛋白重链(β-MHC)1990[1] 粗丝2FHCM15q2α-原肌凝蛋白(α-Tm)1994[2] 细丝3FHCM1q31肌钙蛋白结合原肌凝蛋白亚单位(TnT)1994[2] 细丝4FHCM3p肌凝蛋白必需轻链(MELC)1996[3] 粗丝5FHCM12q23-24.3肌凝蛋白调节轻链(MRLC)1996[3] 粗丝6FHCM11p11.2肌凝蛋白结合C(MyBPC)1996[4] 粗丝C区7FHCM19p13.2-q13.2肌钙蛋白抑制亚单位(TnI)1997[5] 细丝8FHCM+WPW7q3 ? ?[6] ?9FAHCM+WPW19p13.2-q13.2 ? ?[5] ? 2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