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22:46:43 来源:qkzz.net
【摘要】认识急性肺栓塞发病因素,总结急性肺栓塞发生的常见因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临床医师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从预防开始,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易患因素;预防方法
急性肺栓塞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急性肺部疾病,引起肺栓塞的栓子因基础病的不同,可以是血栓、脂肪栓、羊水栓子、瘤栓或空气栓子等。其中以血栓栓子最多见。因为栓子阻塞肺动脉,肺血管的血流灌注急剧减少,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右心射血量降低,左心室排血量锐减,于是血压下降,缺氧、晕厥甚至猝死。在美国猝死的病因中,肺栓仅在冠心病、恶性肿瘤之后,排于第三位。在我国,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国内医学领域对肺栓塞的关注,有关肺栓塞的防治有了迅猛的发展,提高了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但肺栓塞致死的突发事件仍不断发生,为了预防肺栓塞致死致残的发生。本文总结了有关肺栓塞的常见诱发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预防问题进行了探讨。
1认识肺栓塞,从预防开始 古代医学家早就提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明确的提出了防重于治的观点。肺栓塞是一个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但也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目前公认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重要临床表现形式。所以,要想预防肺栓塞,首先要在生活中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易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高危人群:术后发生的肺栓塞在外科己屡见不鲜,重者发生的猝死,引发并不少见的医疗纠纷。肺栓塞的发生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直接关联。深静脉血栓形成隐匿,常常在毫无察觉中血栓随血流堵塞了肺动脉,由于凝血功能亢进,血流停滞,静脉壁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条件的叠加而引起的院内发生概率高于院外,特别应指出发生概率高的科室是骨科、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游离的契机以临床的实际发病情况归纳,可以发现术后离床步行,排便时的蹲起动作,床上体位变动和床位变更时搬运时刻而发病,因此,在此时期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休克、晕厥、胸痛、亦使肺栓塞的发生。 长期操作电脑者和预期要长时间坐飞机、汽车或火车者(时间超过6个小时)。长期卧床或需要制动人群、孕产妇、40岁以上、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 此外,还包括恶性肿瘤、心梗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口服避孕药妇女、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血液病患者、先天缺乏某种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和某些使用抗凝、抗纤溶、抗血小板等多种血液类药物以及化疗药物的患者。
2识别危险因素,早期预防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