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0:24:39 来源:qkzz.net
【关键词】肺心病;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胸肺或脊柱疾病引起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肺性脑病是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6.4%[1]。因而,对肺性脑病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5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52例肺性脑病患者,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40~83岁,平均(58.4±11.6)岁,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诊断标准[2]。发生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31例(59.6%)、气道不畅10例(19.2%)、电解质紊乱6例(11.5%)、酸碱失衡3例(5.8%)、氧疗不当2例(3.8%)。52例均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神志恍惚、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重型者呈半昏迷、昏迷、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 2.治疗方法均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合理使用抗生素,常规应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对昏迷或嗜睡者加用纳络酮或者醒脑静微泵维持治疗。呼吸抑制明显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结果52例患者中,经抢救后好转34例(65.38%),死亡18例(34.62%),其中死于呼吸衰竭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感染性休克4例。
病情观察
1.肺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入院后尽快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职业、文化程度、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行为、语言、家庭情况等),以利于交流沟通和观察。多数肺心病患者出现肺性脑病前都有睡眠昼夜倒错、脾气性格改变、情绪反常或行为错乱的表现,护士必须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尤其是夜间,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要考虑到早期肺性脑病的可能,及时寻找诱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2.皮肤、黏膜的观察口唇是观察紫绀的最好部位,肺性脑病患者常有中、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口唇紫绀加重,皮肤湿冷有黏腻感,手指扑翼样震颤,前臂肌肉抽搐,这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有关,此时应及时调整氧流量,改善通气功能。此外,球结膜充血为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应仔细观察。 3.生命体征观察①呼吸:表现在呼吸节律、频率及幅度的改变,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时,呼吸变弱,呈嗜睡状态。呼吸声大且嗜睡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浅快且兴奋、谵妄、肌颤等为代谢性碱中毒;呼吸幅度变浅、频率减慢、节律不齐或伴有呼吸短暂,则为呼吸中枢抑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②体温:晚期肺性脑病患者,机体反应差,体温常在36℃以下,甚至体温下降。③脉搏和血压:缺氧早期,脉搏加快,血压上升。中度缺氧时血压下降,脉搏减慢。若脉搏短促、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则提示严重缺氧或感染加重和休克,应密切监测,及时处理。④辅助检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熟悉与本病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时抢救。
护理体会
肺性脑病为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很高,临床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积极寻找诱因,控制其原发病,降低发病率。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