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23:39:02 来源:www.medical163.com.cn
肺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肿瘤肺转移临床诊断相对不难,肿瘤病史加上一般的X线摄片即可明碑。仅在肺转移为首发表现或肺部病灶不典型的情况下,需要辅之以其他方面的检查。1.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但从原发肿瘤诊断至发砚丫。部转移灶之间的潜伏期差异甚大,短者仅为数月,长者可达数十年。少数病人(15%-2C'%)首先出现肺部转移灶,而原发肿瘤尚未明确或难以查出,多见于消化道肿瘤,例如胃、肝Vx脉等肿瘤。与原发性肺癌有相对较多而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同,转移性肺癌病人多缺乏明显的自觉症状,X线上发现转移灶时有症状者仍不到半数。如有症状,一般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广泛转移时,可有胸闷、气急。肺转移癌也可表现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晚期病人可有纵隔同时受累的表现,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横隔麻痹等。2.影像学诊断(1)X线:①结节型:绝大多数的转移瘤表现为结节状阴影,常见于肺周围的基底部,大小可由数nun至十余cm,数目可单发至百余。可位于一侧肺或双侧肺。一般呈球形,边缘整齐,无侵犯肺实质的表现,密度均匀,与原发肺癌不同,因后者呈不规则形,其边缘呈毛刺状,1k肺实质润。②粟粒播散型:X线上两肺呈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直径为2n。左右,最大径约5rnm,以中下肺野为致密。此为血行播散的表现。多见于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③钙化型:转移癌内出现钙化意味着原发肿瘤是成骨肉瘤、软骨肉瘤或滑膜肉瘤等,但这些病灶的表现可能类似良性瘤,如错构瘤、肉芽肿。钙化常为散在小点状,也可为灶性密集小钙化点。④空洞型:发生率约为4%,任何部位恶性肿瘤的肺转移都可出现空洞,但以男性头颈部鳞癌和女性生殖器官鳞癌为最多,腺癌与肉瘤空洞较少。化疗有增加空洞形成的趋势。可出现多种形态的空洞,空洞壁厚薄不等。5%肺转移合并气胸,尤其是肉瘤,⑤淋巴管型:经淋巴系统转移并不少见,病理方面转移癌渗透淋巴管进人间质并激间质增生。结果小叶间隔和血管支气管的间质不同程度的增厚。X线特征是从双肺肺门至末梢部毕树枝或线条状阴影,两下肺尤多,还可能表现为网状结节型、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壁肥厚或管腔狭窄等,并发胸腔积液常见。⑥气道转移型:并不少见,x线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或梗阻合并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有时可无任何阳性所见。其临床表现同于原发性肺癌;即咳嗽、咯血痰、发热和呼吸困难等,有时与原发癌无法区别。可见于乳腺、结肠和肾癌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⑦瘤栓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肺症状很可能由瘤栓所引起,可能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常见于腺癌,特别是乳腺癌和胃癌,但特别高的发病率是肝癌。常有血管内膜纤维化而且可以广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这时如果合并有淋巴间质转移的表现则诊断比较容易。然而有时它可能是唯一的病理征,那么和阻塞性疾病的肺动脉高压鉴别困难,甚至于不可能。⑧胸膜型:可以来自肺癌、乳腺癌和腹内脏器肿瘤,经过上腹淋巴结到胸内。胸膜转移几乎皆伴有胸水,也有指出胸水的出现可能是纵隔淋巴结转移致淋巴管道梗阻的结果。⑨肺部浸润病灶型:X线所见为片状模糊影,与肺炎相似,或呈大块浸润,乳腺庙及肉瘤转移常见有这些表现。(2)CT:肺转移癌通常可以借助x线作出诊断,但对于血管和骨骼所遮盖的病变以及纵隔和肺后隐窝处病变常规x片难于发现,而CI、片一般可以发现,且能发现普通x片上无法显示的直径仅为4mm左右的微小病灶。(3)MRI:MRI对直径大于3mm的肺结节有可能显影,较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尤其能更好地发现肺中央部位的微小结节(而CT常误为血管)并能更好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大血管和结缔组织。本文共2页,第[1][2]页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