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16:27:18 来源:journal.shouxi.net
目的 提高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临床诊断准确率,探索采用量表进行辅助诊断。方法 对出院的1210例精神分裂症(Sc)和122例情感障碍(Ma)临床资料,按CCMD-3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本该诊断为SAP误诊为Sc共63例(5.21
作者:黄伟震,黄仕斌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加入收藏夹【摘要】 目的提高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临床诊断准确率,探索采用量表进行辅助诊断。方法对出院的1210例精神分裂症(Sc)和122例情感障碍(Ma)临床资料,按CCMD-3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本该诊断为SAP误诊为Sc共63例(5.21%),误诊为Ma44例(36.07%)。因此,设想采用一种适合诊断SAP的诊断量表辅助诊断。经筛选采用“精神症状全面量表”中的Sc分量表项目、抑郁症分量表项目及加入“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内容,综合为“SAP量表”用于临床诊断的测评量表,并进行可行性探讨。结果经对4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试评结果,8例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分值,结合CCMD-3标准复诊,确认为SAP。因此,从量表的项目设置、分值组成和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3种分型的结果综合分析,该量表具有潜在的和可行的价值。结论应用量表辅助诊断SAP具有可能,但该量表临床评定的信度和效度、项目及分值设定标准仍需大量的临床病例进行修正。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量表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是一组精神分裂症(Sc)和躁郁症两种病相同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1]。CCMD-3[2]将该病列为一组独立的病种(编码24),ICD-10[3]将该组疾病的编码定为F25·9。就流行病学而言,该病相当于Sc年发病率(7.3~15.0/10万)的1/4,并相当于躁狂症的年发病率,即1.7~3.3/10万。然而临床上对该病的误(漏)诊率几乎高达100%。根据这一现状,笔者拟提出制定“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诊断量表”作为临床诊断参考量表,以提高临床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对象
本院2005~2006年共出院Sc1210例,情感障碍(Ma)122例。依据CCMD-3有关SAP的病程标准、排除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改诊。SAP诊断标准:①符合Sc症状和Ma的症状标准、排除标准、诊断标准;②治疗药物同时使用抗Sc药加抗躁狂药(或抗抑郁药);③抗Sc药物折算为氯丙嗪剂量≥200mg;④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BPRS)≥45分;⑤根据每次发作的临床相分为躁狂型、抑郁型、混合型3型。
1.2结果
将应诊断为SAP误诊为Sc共63例,误诊率为5.21%(63/1210),误诊为Ma44例,误诊率为36.07%(44/122)。
1.3误诊原因分析
1.3.1SAP诊断的概念模糊,难以量化
对于该病国内诊断标准为:(1)符合Sc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2)严重程度标准,符合以下两项:①社会功能显著下降;②自知力不全或缺乏。(3)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多同时存在,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但以分裂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必须持续两周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对该病的诊断定义为[3]: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差几天,因而该发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发作的标准,此时方可作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
1.3.2症状的高度相似
SAP与Sc及伴有精神症状的Ma在临床上症状相似,只是轻重程度有差异而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又呈现交叉出现,如果没有大量的病例观察来积累经验,错(漏)诊也就难免了[4]。
1.3.3受医师临床经验及专业水平的限制
要作出SAP诊断,需要医师在问诊时必须耐心细致,且需要经验和技巧。同时在住院期间认真观察症状变化并进行分析。然而大多数医师却因经验及水平的限制在诊断上造成失误。
1.3.4SAP、Sc、Ma治疗用药的品种及剂量的低差异性
对于Sc、Ma的治疗,往往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抗Sc药物和抗抑郁(躁狂)药为主,并根据其他出现的症状加用抗Sc药物和抗抑郁(躁狂)药物为辅,对大多数病例而言,这样的治疗是能够痊愈的,只是在治疗时间及用药剂量上有一定的差异而已。所以用药品种及剂量的低差异性容易造成误诊。
1.3.5缺乏辅助诊断量表
作为辅助检查的诊断量表,一是SAP至今没有专用评定量表,二是Sc与Ma的诊断量表各自使用,症状描述泾渭分明、非此即彼,使本属该病的诊断自然向两种疾病分流了。因此,有学者[5]把该病的诊断难度总结为:①对症状学标准掌握不严;②首诊时症状不典型;③症状的发展变化。 从上述国内诊断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该病的诊断要点上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①症状标准简单,不利于临床医师把握诊断尺度。②缺乏客观和直观的量化指标,缺乏鉴别诊断依据。③国内的权威工具书(如沈渔屯阝主编的第4版《精神病学》)对该病的辅助诊断适合选用何种测量表、量表分值及临床意义均未提及。
2量表选择及制定思路
2.1根据SAP的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多同时存在,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这一特点,量表的选择应该是能同时测评并显示分裂性症状及情感性症状,且简明实用。
2.2通过对各种量表的筛选,笔者选取“精神症状全面量表(CPRS)”为基础。该量表共有67条项目(受检者口述项目40条、评定者观察项目27条),其中的“精神分裂症分量表(21项)”,适合评定Sc。“抑郁症分量表(17项,其中6项内容与Sc相同)”适合评定抑郁症。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共11个项目)”组成含40个项目的SAP评定量表,见表1。表1SAP诊断量表(略)
3量表内容说明
3.1该量表依据口头叙述进行评定共有22条,1~16条(16项)为Sc评定项目,其中的1~6条(6项)为Sc与抑郁症共用项目。17~22条(6项)为抑郁症评定项目。
3.2依据检测观察项目为18条,其中23~27条(5项)为Sc评定项目。28~30项(3项)为抑郁症评定项目。31~40条(11项)为加入的BRMS项目,为躁狂症评定项目。
3.3口头叙述项目与检测观察项目均采用5级4分制评定分值,即症状的无、轻、中、重、极重共5项,分值分别为0、1、2、3、4分。
3.4该量表的1~16条、23~27条共21项为Sc分量表项目,分值≥40分有临床意义。1~6条、17~22条、28~30条共15项为抑郁症分量表项目,分值≥30分有临床意义。27条,31~40条共11项为躁狂状态评定项目,分值≥20分有临床意义。
3.5该量表Sc分量表加抑郁症分量表总分值≥70分,可初步考虑为SAP抑郁型。Sc分量表加躁狂状态项目总分值≥60分,可初步考虑为SAP躁狂型。Sc分量表加抑郁症分量表加躁狂状态项目总分值≥90分,可初步考虑SAP混合型。
3.6该量表属他评量表,在病人入院后1周内由专职量表测评员进行评定。据对该量表进行现场测评,每名病人测评时间约需20~30min。
4试评定结果
经对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19~45岁)门诊及住院患者试评,达到或超过总分值者共8例,阳性检出率为19.51%,其中考虑为SAP抑郁型者2例,躁狂型者6例。再按CCMD-3诊断标准复查,均符合诊断标准。
5.1SAP、Sc及Ma分属3种不同的疾病,临床鉴别诊断确有一定的难度,对于Ma伴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时更易出现错(漏)诊。制定“SAP诊断量表”既可以利用其分量表的项目单独对Sc、Ma作出初步诊断,又可以利用其综合项目进行SAP的初步诊断,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注意。尤其是SAP的发病率男女之差为1∶4,在女性精神病患者中使用该量表,更有临床意义。
5.2对于Sc、Ma的抑郁症和躁狂症的诊断,临床可供选择的评定量表较多,且都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而该量表仅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上考虑和分析,对于其中项目的设置、分值的设定是否合理?信度和效度又如何?仅靠41例样本检验远不能说明问题。在此,作为抛砖引玉,望有更多的同道有趣共研之。
【参考文献】 [1]沈渔屯阝.分裂情感性精神病[M]//沈渔屯阝.精神病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7-42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ICD-10)[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黄伟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与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5):769-770. [5]韩丽霞.首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50例随访报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5):294. [6]杨孔军,高欢,陆亚文,等.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诊断的稳定性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88-89.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