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11:10:36 来源:www.39kf.com
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体会属于2004年第1卷第2期栏目,主要讲述了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下降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表现为中耳传导性障碍。主要病理特征为非化脓性中耳疾病,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儿童腺样
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下降常见的原因之临床出现耳闷堵感,听力减退或鼓室积液。主要病理特征为非化脓性中耳疾病,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儿童腺样体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确诊68例,临床症状为耳闷堵感,听力下降,查体可见鼓室积液,均经X线、CT及鼻内镜等检查,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男39例,女29例,年龄6.5~13岁,病史1~8 1.2治疗方法手术组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其中在全麻下手术者33例,局麻下行手术者15例。全麻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局麻者采用2%利 2结果
手术组术后3周复查,自觉耳闷症状消失,纯音测听语言频率,全导平均为15dBHL,听力较术前平均提高15dB,鼓室导抗图转化为A型者36例,占75%。药物治疗对照组3周后复查,耳闷症状消失,纯音测听语言频率,全导平均听力为20dBHL,听力较术前平均提高10dB,鼓室导抗图转化A型者10例,占50%。随诊6个月~1年,手术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和75%,经χ2检验,P<0.05,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儿童常引起语言发育迟滞,增加复发性中耳炎的危险,且与成年后的粘连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密切相关,因此探索与研究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找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佳办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1],主要致病原因是:(1)腺样体增生,此外咽鼓管功能不良、过敏及免疫因素也有一定关系。(2)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可以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和中耳腔引流障碍。(3)增生肥大的腺样体是局部长期存在的感染灶,引起咽鼓管逆行感染。(4)鼻腔和鼻咽部的通气障碍致咽鼓管逆流,破坏咽鼓管的生理功能,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和高发年龄与儿童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年龄相一致现象,证明了腺样体肥大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重要影响。本文两组病例治疗结果表明,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能增加治愈率,切除了腺样体,解除了咽鼓管的机械性功能性阻塞,通畅了鼻腔、鼻咽腔以及中耳腔咽鼓管的正常生理性引流,切除了长期存在于咽鼓管口附近的感染病灶,减少了炎症的介质刺激,从而达到根本上治愈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减少了因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造成的听力障碍及语言发育迟滞[2],从手术组病例可以看到,全麻手术安全,止血安全,不易发生误吸,从现代社会的心理医学模式来看也是适宜的,它保护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综上所述,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是较理想的方法,而且在全麻下较安全有效。对儿童腺样体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方式,而不应一时保守治疗,错过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王正敏.现代耳鼻咽喉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8-494.
2张英华,盛才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治疗体会.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12(3):188-189.
(编辑新竹)
作者单位:271200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