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粪瘘

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分析

时间 : 2009-12-06 09:53:31 来源:www.studa.net

[摘要]

阑尾切除术后粪瘘分析 ,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关键词:阑尾切除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较常见的小手术,但如延误诊治或手术探查操作不仔细可造成较严重的并发症-粪瘘。我院自1996~2006年共发生阑尾切除术后粪瘘4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42岁,于1999年5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位置高阑尾充血水肿位于肝下顶端粘连较重,因粘连重且阑尾位置特殊未能将阑尾提出腹腔,决定逆行切除阑尾。包埋阑尾残端后,向上延长切口致可触及阑尾顶端,分离周围粘连钳夹切断缝扎阑尾系膜后取出阑尾。手术顺利,术后第6天伤口红肿,第9天伤口出现淡黄色溢液,伴粪臭。病历讨论考虑术中副损伤所致粪瘘,在腰麻下给予伤口扩创后放胶管引流接负压吸引。术后局部换药、大剂量抗生素及支持治疗、引流物逐渐减少,逐步退管,无引流物后拔除引流管。术后1个月后,瘘口闭合痊愈出院。
例2,男,44岁,于2001年3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根部坏疽穿孔盲肠充血水肿明显,质脆。阑尾根部不能结扎,盲肠上无法荷包。阑尾根部“U”缝合后,脂肪垂固定根部。术后6天伤口红肿,可见淡黄色分泌物流出,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引流量增加并有粪便残渣流出,考虑粪瘘。经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静脉营养支持,局部清洗换药等治疗,感染得到控制,瘘口半年后闭合,痊愈。
例3,女,55岁,于2002年7月因急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大量脓性液体,阑尾穿孔,部分被大网膜包裹。分离并切除坏死大网膜,显露阑尾常规切除阑尾但由于盲肠位置固定,且盲肠壁僵硬增厚明显。无法荷包包埋阑尾残端。于右髂窝放置胶管引流,术后7天引流管引出带粪汁恶臭之脓液,考虑粪瘘。给予流质饮食,大剂量抗生素及善得定静点补充热量及电解质。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引流物逐渐减少,颜色逐渐清亮,逐渐退管,至拔管。瘘口1个月后愈合,痊愈。
例4,男,55岁,于2005年6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坏疽根部穿孔无法结扎阑尾根部,“U”字缝扎根部两道。由盲肠水肿明显无法荷包包埋,仅在残端覆以脂肪垂固定,右髂窝放置引流管。术后禁食水7天,给予静脉营养抗炎对症治疗。腹引管引流液逐渐减少,术后第7天拔除引流管无明显液体流出,术后第8天伤口拆线,伤口愈合差可见血性分泌物,扩大伤口,充分引流,坚持伤口换药致伤口愈合及引流口愈合出院。出院后1个月余引流口处破溃,并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经造影证实为粪瘘。给予口服抗生素,局部清洗换药等治疗后3个月后瘘口闭合、痊愈。
2讨论
2.1病因阑尾切除术后形成粪瘘与下列因素有关:(1)根部坏疽伴严重的盲肠壁炎症的急性阑尾炎是阑尾切除术后发生粪瘘的重要原因[1~3]。(2)阑尾根部及回盲部肿胀明显,残端未能包埋或残端留置太短,仅做单纯结扎,术后结扎线脱落[4]。(3)包埋之阑尾残端炎症继续发展,形成脓肿,穿破肠壁或术后并发盲肠壁脓肿或盲肠周围脓肿,脓肿穿破肠壁与脓腔贯通。(4)术中误伤肠管而未被发现或处理欠妥,或虽已缝合修补,但愈合不良,术后修补处破裂。(5)腹腔放置过硬的引流管,压迫肠壁,引起坏死穿孔。(6)回盲部其他病变,如肿瘤、结核等可有类似阑尾炎之右下腹疼痛症状,术前未能鉴别,术中疏于探查仅做阑尾切除,术后残端愈合不良可形成粪瘘[5]。(7)术后过早灌肠,致盲肠内压过高,残端破裂。(8)回盲部脓肿破溃或阑尾周围脓肿,勉强分离粘连,强行切除阑尾可致术后粪瘘。
2.2诊断粪瘘常发生在阑尾切除术后3~8天,表现为切口感染及腹膜炎的征象,拆除缝线可从伤口处流出恶臭并带有粪便之脓液。如腹腔放置引流,可有带粪汁脓液流出,有的病例引流口经久不愈,形成慢性窦道,如有怀疑时,经瘘口造影可见造影剂进入肠腔,诊断可明确。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阑尾切除术后粪瘘...”相似的文章

更多>>

粪瘘疾病

检查常可见阴道后壁有瘘孔,大者明显可见,小者有时须用细探针探查或直 肠镜 检查,以明确诊断。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