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副牛痘

伪牛痘

时间 : 2009-12-06 20:56:47 来源:www.clinixoft.com

[摘要]

医宝问病网 - 科凌力医学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伪牛痘

伪牛痘PseudocowPox副牛痘、假牛痘、挤奶者结节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挤奶员结节是接触感染假牛痘病毒的乳房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一种假牛痘或副牛痘病毒引起。患者多见于牛场或屠宰场的工人。陈为民:《人兽共患病》伪牛痘(假牛痘)又叫副牛痘,是奶牛的常见病,是由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病牛的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在厚痂皮下愈合的破损区。在人称挤奶者结节。陈为民:《人兽共患病》伪牛痘病毒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由Moseovici等于1963年分离到。病毒大小为190nm×296nm,形态是两端呈圆形的纺锤形。对乙醚敏感,氯仿在10min内可使病毒灭活。病毒能在牛肾细胞培养物中产生细胞病变,在肾细胞中培养后,病毒能在人胚成纤维细胞中生长,不感染家兔、小鼠和鸡胚。此病毒与牛痘毒和痘苗毒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因其具有与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的螺旋形结构,故两者很难区别。原有数据库资料假牛痘病毒,又种副牛痘病毒,是痘类病毒的一种,属DNA病毒。这种病毒在形态上与羊痘病毒相似,它与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牛感染这种病毒后,乳房发生水疱或脓疱,人挤奶时被接触传染,故名。潜伏期1-4周,大多数为1-2周。皮损几乎均发生于两手背、手指或前臂,右侧一般比左侧多些,显然与右手接触机会较多有关。基本损害以疱疹和结节为主。陈为民:《人兽共患病》伪牛痘在世界各地流行,为奶牛常见病。据报道,北美、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欧洲等地都有发生。该病毒主要侵害泌乳母牛,而干奶牛、育成牛、犊牛则很少发生本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约5d。主要通过挤奶者的手、挤奶机、洗乳房的水、擦乳房的毛巾等传染给其他牛只。气温偏高季节多发,气温偏低时发病率较低。本病免疫性短暂,病变消失后仍可复发,致使流行过程延绵几个月不停。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有经常接触病奶牛的病史。(一)皮疹为单个或数个扁平红色丘疹,后变成紫红色半球状结节,质地坚韧,微有压痛,为黄豆大小而紧张发亮,中有凹陷,四周绕以红晕,有时顶部有结痂,或渐发展成乳头瘤状淡红色赘生物,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二)常在手、前臂等部位发生,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大。(三)有些人在结节出现的1-2周内,在手、前臂上段、下肢及颈部等处发生丘疹、丘疱疹、荨麻疹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一般在1-2周内消退。陈为民:《人兽共患病》(一)人类:患者手、胳膊和面部出现半球状樱红色丘疹,随后增大而成坚实有弹性的紫红色丘疹,没有痛觉,但十分刺痒,易被抓破。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多数在7~14d消退。(二)动物:病变主要发生在奶牛的乳房和乳头上,开始为丘疹,其数量不等,有的10个左右,有的数10个不等,大小为黄豆粒大,随后变成樱红色水疱,一般在2~3d内结痂,结痂后1周左右愈合。病牛无全身症状,食欲变化不大,体温略有升高,因乳头丘疹破溃疼痛拒绝挤奶,约半数病牛在病后2~4d内泌乳量下降8%~12%。陈为民:《人兽共患病》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及电镜观察。应注意与口蹄疫、牛痘、乳房脓疱和牛疱疹性乳头炎等区别诊断。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疥疮炎性结节:疥疮的特点是在指间、腕部、阴股部、腰部等处发生丘疹、水疱及隧道,瘙痒较著。男性患者可在阴茎、龟头或阴囊上发生少数红色结节,绿豆或黄豆大小,剧痒。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对症处理即可。(一)全身治疗:1.肌注丙种球蛋白3ml,每周2次,肌注。2.吗啉胍片0.1g/日,口服。3.抗感染治疗。肌注青霉素80万u,每日2次。(二)物理疗法:紫外线红斑处局部照射。陈为民:《人兽共患病》本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液洗浴被感染区,2次/d;也可用抗菌消炎药膏涂抹患处,3次/d。中药疗法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组合方剂为主。陈为民:《人兽共患病》保持圈舍和运动场清洁干燥卫生,对环境、挤奶用具和器械定期消毒。挤奶前用干净的毛巾擦洗乳房,发病时每头牛固定用一个毛巾。挤奶后立即药浴乳头,防止感染和皮肤干裂,减少乳头疾病的发生。用0.2%的过氧乙酸溶液或10%的新洁尔灭溶液进行乳房药浴,对本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且能够大大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对挤奶者的手指要进行消毒,必要时可带外科手套以防传播和感染该病。原有数据库资料发现可疑病牛,立即隔离,并作相应的消毒及对症治疗。挤奶员如欲在病牛身上操作,可戴橡皮手套或采用机械化操作法。尽量减少直接接触病牛皮损的机会。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体内蕴湿,复感外邪,湿热毒邪,结聚肌肤而成本病。证候:皮疹为一个至数个棕红色球形结节,结节顶部可有水疱和结痂。多见于接触部位,舌淡苔包脉滑。本证以发于接触部位,皮疹为棕红色半球形结节,舌淡苔白,脉滑为辨证要点。体内素有湿热,复感疹毒,湿热毒邪结聚肌肤,凝滞肌表发为结节,湿聚则为水疱。舌淡苔白脉滑为湿热之象。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一)辨证选方:湿热毒聚治法:清热解毒,化湿散结。方药:全虫方加减:全虫6g,刺蒺藜15g,皂刺6g,银花30g,连翘15g,苦参10g,白鲜皮15g,当归10g,夏枯草15g,泽泻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二)其它疗法:黑布药膏外用,2-3天换1次药。1.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P842.陈为民:《人兽共患病》,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P3433.原有数据库资料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伪牛痘 ”相似的文章

更多>>

副牛痘疾病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不全和假上皮瘤样增生,棘层可见多房性水疱,于细胞质内,偶而在细胞核内可发现病毒包涵体,真皮上部可出现肉芽肿反应。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