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腹部创伤

闭合性腹部损伤53例诊治体会

时间 : 2009-12-06 01:14:55 来源:www.yxlw.org

[摘要]

闭合性腹部损伤53例诊治体会 对1996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5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资料分析,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年龄4~70岁。致伤原因,


闭合性腹部损伤53例诊治体会对1996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5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资料分析,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年龄4~70岁。致伤原因,车祸17例,摔伤26例,击伤9例,挤压伤1例。合并伤肋骨骨折、血气胸2例,脑外伤颅骨骨折,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各1例。伤后全组病例腹痛,不同程度腹膜炎。全组腹腔穿刺48例阳性。CT检查10例,肝破裂4例,脾破裂5例,肠破裂1例。X线检查21例,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0例,阳性率47.6%。1.2诊断依据根据受伤性质、受伤部位、症状特点、体征,结合腹部穿刺、B超、X线、CT及血、尿常规等检查做出诊断。1.3治疗结果肝破裂8例。脾切除17例,脾修补1例。肠破裂30例,穿孔修补28例,肠切除、肠吻合2例。腹膜后血肿2例。所有手术置腹腔引流1~2根。术后死亡2例。2讨论2.1早期诊断腹部损伤是外科急症,早期诊断的关键是首先要确定有无腹腔脏器损伤,是实质或空腔脏器损伤。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常需要反复、细致地进行。腹肌紧张和压痛是腹内脏器伤最主要的体征,但应注意与腹壁挫伤相鉴别。腹壁挫伤的患者安静休息时疼痛减轻,做腹肌收缩动作时则明显加重。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腹内脏器损伤:①早期出现休克;②有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有加重趋势;③有明显腹膜刺激症;④有气腹表现;⑤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⑥有呕血、便血或血尿;⑦直肠指检发现前壁压痛或有波动感或指套血染[1]。在多发性损伤时,即使患者没有明确的腹痛症状,对全身情况较差而又难以用腹部以外部位创伤来解释者,均应考虑到腹内脏器损伤的可能性。腹腔穿刺仍为早期诊断和决策手术提供科学依据,对每位腹部闭合性损伤以及受伤机制复杂伴多发伤者,除思想上高度警惕和对腹部详细检查外,应将腹穿列为常规及首选项目,对一次腹穿阴性者,应反复多部位穿刺。对于病情稳定、受伤情况不清,可行X线、B超或CT检查。本组X线检查阳性率47.6%,CT检查10例,肝破裂4例,脾破裂5例、肠穿孔1例,血气胸1例。2.2治疗2.2.1非手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有部分闭合性腹部损伤不需手术治疗[2]。虽然有脏器损伤,但伤情轻微,没有消化道破裂或实质脏器损伤轻微,没有进行性活动性出血者,可保守治疗。但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脉搏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做好随时剖腹探查的准备。本组有8例肝破裂,其中2例肝脏被膜下破裂,经保守治疗治愈。2.2.2复合伤的治疗由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往往是全身多发伤的一部分,在治疗时应全面考虑,根据伤情,首先抢救致命伤,最后治疗一般伤。2.2.3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损伤时剖腹探查的适应证是:①有明确的腹膜刺激征;②有腹腔游离气体;③腹腔穿刺或灌洗阳性;④胃肠道出血;⑤持续低血压而难以用腹部以外的原因解释[3]。手术时,要求手术切口要足够大、手术尽量简单化。手术探查要全面、准确。本组1例车祸伤肝破裂、腹膜后血肿,肝破裂修补,切开后腹膜血肿引流时,仔细探查发现,十二指肠水平段破裂,如当时未仔细探查,后果不堪设想。腹部内脏伤的处理应按照先止血后修补的原则进行,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对穿破性损伤,应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轻的损伤。剖腹探查既是诊断手段,又是治疗手段,术中应仔细检查腹腔各脏器,不要遗漏损伤脏器而延误治疗。  总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是治疗决策的关键所在,正确选择和尽早进行确定性治疗,对腹部创伤的预后关系极大。参考文献1.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962.余东升,赵中辛,李恭根,等.腹部创伤急救182例临床分析.腹部外科,1999;12(4):3.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47
收藏该论文到书签
上一篇:对循证医学的几点认识下一篇:脾破裂Tags: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闭合性腹部损伤53...”相似的文章

更多>>

腹部创伤疾病

1、体检 注意血压、脉搏、呼吸,有无休克征象,腹壁皮肤有无出血、瘀斑,系闭合伤或开放伤,详查创口内有无内脏脱出或脏器内容物流出,有无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腹胀、腹肌紧张、压痛、移动员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