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腹股沟滑动性疝

考点2:腹股沟斜疝发病机制和类型

时间 : 2009-12-06 07:06:13 来源:www.mededu.cn

[摘要]

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腹股沟疝有斜疝和直疝二类。 1.腹股沟斜疝发病机制 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

考点2:腹股沟斜疝发病机制和类型时间:2008-03-0416:21来源:www.mededu.cn作者:mededu点击:次

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腹股沟疝有斜疝和直疝二类。1.腹股沟斜疝发病机制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形成,占腹外疝的90%,男性多见。斜疝的发生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因素。先天性斜疝是发育过程中开始睾丸位于腹膜后,随腹膜形成的鞘突下移,经腹股沟管至阴囊,鞘突下段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萎缩闭锁成纤维索带。患儿如腹内压增高、过频、过强,鞘突不能闭锁,即成为先天性斜疝之疝囊,构成斜疝或鞘膜积液,或同时存在。后天性斜疝的发生是:(1)腹股沟区解剖缺陷,腹壁薄弱;(2)腹横筋膜和腹横肌发育不全,不能关闭腹股沟管深环;(3)腹内压增高。往往是共同作用所致。2.斜疝临床病理类型有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疝4种类型:(1)易复性疝:是指疝内容物突入疝囊后,经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内容物易回纳入腹腔。(2)难复性疝:是疝内容物反复突出,致疝囊颈受摩擦产生粘连,使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这种疝的内容物大多为大网膜。此外巨大疝也常难以回纳。如深环较宽大、后腹壁松驰,致盲肠、乙状结肠、膀胱下移,滑入疝囊并成为疝囊的一部分,这种疝称滑动性疝,常不能完全回纳,亦属难复性疝。(3)嵌顿性疝:在疝环狭小而腹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环和疝囊颈而进入疝囊,由于疝环弹性收缩,将疝内容物卡住不能回纳,即形成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如为肠管,受压水肿,可形成肠梗阻。如不发生血循环障碍,嵌顿解除,可恢复正常。应注意在疝环处肠管易压迫坏死。(4)绞窄性疝: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过久,发生动脉性血循环障碍,失去活力,甚至坏死,即为绞窄性疝。整段肠管嵌顿、绞窄形成机械性肠梗阻。如为部分肠管壁被嵌顿,未发生完全性肠梗阻称肠管壁疝;如小肠憩室被嵌顿则为李特疝。儿童疝环组织柔软,嵌顿后很少发生绞窄。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考点2:腹股沟斜疝...”相似的文章

更多>>

腹股沟滑动性疝疾病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