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腹股沟肉芽肿

腹股沟肉芽肿

时间 : 2009-12-06 18:53:57 来源:jib.xywy.com

[摘要]

寻医问药网疾病频道为您提供详细丰富的腹股沟肉芽肿概述,腹股沟肉芽肿疾病详情,腹股沟肉芽肿病因,腹股沟肉芽肿症状,腹股沟肉芽肿治疗方法

腹股沟肉芽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根据性接触史,临床表现(如初发生外生殖器结节,特异性的边缘隆起,牛肉红色无痛性肉芽肿溃疡)及实验室检查确诊,镀银染色可在病理组织切片中找到Donovan小体,但最好是采用组织涂片来找Donovan小体,即在病变边缘部穿刺活检,或行深部切开取一小块组织,用两块玻片将标本压碎,自然干燥,甲醛固定,再用Wright或Giemsa染色镜检,在大单核细胞浆的囊性间隙区内可见Donovan小体,为园形或卵园形,大小1-2μm,其荚膜被染成围绕于细菌的一嗜酸性致密区带,因染色质浓集于两极,故看上去象一个闭合别针,特征性的单核细胞直径为25-90μm,内有许多含Donovan小体的囊性区。

1.发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2~3∶1,以20~45岁性活跃年龄多见。

2.潜伏期由于反复接触才可引起传播,故潜伏期不定,为8~80天。

3.好发部位损害多发于外生殖器部位,男性多见于包皮,冠状沟,系带,龟头及阴茎等部,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系带,会阴,子宫颈等部,男女均可见肛周部,同性恋者尤为多见,通过血行及淋巴途径也可向鼻,唇,口咽部,四肢,胸,腹,臀部,内脏如结肠,肝,肾等,附睾,骨髓,骨骼,关节如眼眶骨,胫骨,锁骨,骶髂关节等部扩散。

4.皮损特征初发损害是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现无痛性,暗红色湿润小丘疹,逐渐发展为约0.5cm直径的皮下结节,结节可破溃形成溃疡,如与梭状螺旋体混合感染,则组织可迅速发生坏死,溃疡继续发展,基底可形成增殖性牛肉红色天鹅绒状的肉芽组织,质较硬,边缘隆起,呈疣赘状,触之易出血,表面覆浆液脓性分泌物,有恶臭,如疏于治疗,日久溃疡增大,变深,可累及尿道,肛门等处,组织严重破坏可形成瘘管,经久不愈,最后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肥厚性瘢痕疙瘩样隆起,但并未愈合,伴色素脱失,溃疡,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内均可查见病原菌,由于自身接种,损害周围可出现散在卫星状小溃疡。

5.全身播散约6%的患者通过血行或淋巴途径播散至全身其他部位,如面,口腔,胸,下腹及臀部的皮肤,也可播散到肝,结肠或附睾等脏器。

6.并发症由于瘢痕形成,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引起阴茎,阴囊和女阴等处的象皮肿,也可因瘢痕形成及组织粘连,引起尿道,阴道,直肠或肛门等狭窄,由于溃疡及瘘管瘢痕等经久不愈,可并发鳞状细胞癌。

7.假性横痃发生于腹股沟皮下部肉芽肿局部肿胀,但非淋巴结肿大,故称为假性横痃(pseudobubo),也可发展为肉芽肿性溃疡,经久不愈。

8.病程本病经过缓慢,可迁延数年甚至十数年,不能自愈,妊娠期发展迅速,少数晚期病人损害可恶变,发生鳞状细胞癌。

腹股沟肉芽肿与HIV感染腹股沟肉芽肿是一种导致生殖器溃疡形成性疾病,可增加HIV传播的危险性,若干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本病与梅毒和HIV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在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中,临床经过和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均未发生改变,一项调查证明,消除腹股沟肉芽肿的全球项目可延迟HIV感染的播散。

在流行地区识别本病容易,可根据在性活跃年龄,生殖器及其附近有不痛,散发臭味,界限清楚,边缘卷滚高起,牛肉红色,触之易出血的增生性肉芽肿性溃疡损害,进行活检或做细胞学检查,检测到杜诺凡小体,即可诊断。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腹股沟肉芽肿”相似的文章

更多>>

腹股沟肉芽肿疾病

1.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此病的可靠方法,从活动性损害的边缘取材,HE染色可见表皮有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海绵形成和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损害中心区可有萎缩和(或)溃疡形成,在棘层肥厚区有多形核白细...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