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1:40:31 来源:www.atfck.com
高泌乳素血症概述: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近20几年来,关于PRL的生理生化研究取得巨大的进展,而PRL放免测定、颅脑CT和MRI诊断技术的进步,提高了HPRL的诊断水平,其发生率也有增高趋势。同时抗催乳素药物溴隐亭(Bromocriptine,Parlodel)的问世和经蝶显微手术的开展使HPRL的诊治出现了新局面。【高泌乳素血症病因学】 正常PRL脉冲性释放及其昼夜节律对乳腺发育、泌乳和卵巢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PRL分泌受下丘脑PRL-RH和PRL-IH双重调节,而在正常排卵月经周期中PRL始终处于CNS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介质和PRL-IH张力性抑制性调节下,一旦这种调节失衡即引起的HPPL。HPRL可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所引起。 一、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 (一)夜间和睡眠(2~6Am)。 (二)晚卵期和黄体期。 (三)妊娠期:较非孕期升高≥10倍。 (四)哺乳期:受按摩、乳头吸吮引起急性、短期或持续性分泌增多。 (五)产褥期:3~4周。 (六)低血糖。 (七)运动和应激刺激。 (八)性交:在性高潮时明显升高。 (九)胎儿和新生儿(≥28孕周~产后2~3周)。 二、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 (一)下丘脑-垂体病变 1.肿瘤: 非功能性――颅咽管瘤、肉瘤样病(sarcoid)神经胶质细胞瘤。 功能性――PRL腺瘤46%;GH腺瘤22~31%。PRL-GH腺瘤5~7%;ACTH腺瘤&Nelson'ssyndrome4~15%。多功能腺瘤10%;未分化瘤19~27%。 2.炎症:颅底脑膜炎、结核、梅毒、放线菌病。 3.破坏:损伤、手术、动一静脉畸形、肉芽肿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ssyndrome)。 4.空泡蝶鞍综合征。 5.垂体柄病变、损伤或肿瘤压迫。 6.精神创伤和应激。 7.帕金森病。 (二)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seudo-parathyroidism)。 2.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 (三)异位PRL分泌综合征:未分化支气管肺癌、肾上腺癌、胚胎癌。 (四)肾上腺及肾病:阿狄森氏病、慢性肾功衰竭。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肝硬化。 (七)妇产科手术:人工流产、引产、死胎、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切除术。 (八)局部刺激:乳头炎、皲裂、胸壁外伤、带状疱疹、结核、手术。 (九)医源-药物性因素: 1.胰岛素低血糖。 2.性激素(雌-孕激素避孕药)。 3.合成TSH-RH。 4.麻醉药:吗啡、美沙酮、蛋氨酸脑啡肽。 5.多巴胺受体阻断剂:Phenothiazones、Haloperidol、Metoclprimide、Domperidone、Pimozide、Sulpiride。 6.多巴胺重吸收阻断剂:Nomifensine。 7.CNS多巴胺降解剂:Reserpine、amethyl-Dopa。 8.多巴胺转化抑制剂:阿肽。 9.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10.二苯氮类衍生物:二苯f唑氮类、氨甲酰氮、因忽顿、丙咪嗪(Imipramine)、阿密替林(Amitriptyline)、苯妥因(phenytoin)安定和氯硝基安定(Clonazepam)。 11.组胺和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Amphetamines、Hallucinogens、H1受体拮抗剂(氯苯甲嗪meclizine、吡苄明、Pyribenzamine)、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呱Cimitidine)。 (十)特发性。【病理改变】 一、肿瘤型高泌乳素血症 二、产后型高泌乳素血症 三、特发型高泌乳素血症 四、医源性高泌乳素血症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