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2:54:31 来源:www.xue163.com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简介$.._学网(Xue163.com),学尽天下知识,中国教学第一门户
作者:唐新文,王俊鸿,陈定启,王福剑
【摘要】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采用DHS、骨端钢板、PFN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用DHS治疗42例,骨端钢板治疗14例,PFN治疗33例。术后随访8~21个月,优良率分别为:DHS92%,骨端钢板95.2%,PFN94.3%,疗效满意。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该尽早手术治疗,依据骨折类型、医院条件、医师熟练术式选择内固定物,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骨端钢板;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人,有资料统计其发病率较股骨颈骨折晚5~6岁[1],占全部骨折的3%~4%。由于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极易发生髋内翻畸形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感染等致命性并发症。在无明确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于2001年5月至2006年3月间共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共97例,其中手术治疗89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9例,男50例,女39例;年龄56~81岁,平均67岁。右侧48例,左侧41例。骨折类型依据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25例,Ⅲ型31例,Ⅳ型17例,Ⅴ型(反转子型)6例。合并症:心电图异常27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16例。手术均在入院后1~5d内进行。
1.2手术治疗本组89例,分别予以DHS、骨端钢板、PFN内固定治疗,三种治疗术中、术后指标比较见表1。
表1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治疗术中、术后指标比较(略)
2结果 本组89例,有8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21个月,平均15个月。其并发症及优良率(优良率依据Harris[2]评分标准)的分布见表2。
表2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略)
3.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高龄患者,以往多采用2~3个月的卧床牵引保守治疗,病人卧床时间长,不能早期活动,护理工作重,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便,增加了社会负担。长期卧床带来的肺部、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固定不牢固造成骨折端移位所致的疼痛,也是导致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作及加重的重要诱因。有报告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非手术治疗组的死亡率要比手术治疗组高4.5倍[3]。近年来趋向于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证也逐渐放宽。我们认为手术适应证是:a)术前生活能自理,或能参加轻微的体力劳动,如能散步、操持家务等,说明有一定的代偿功能;b)血压小于160/90mmHg;c)无严重心律失常;d)3个月无心肌梗死发生,6个月内无心功能衰竭;e)屏气试验大于等于30s,吹蜡距离大于50cm,必要时做肺功能测定;f)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下;g)6个月内无脑出血史;h)尿量大于10mL/kg・h,BUN小于800mmol/L,Scr在正常范围内;i)转氨酶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倍;j)非偏瘫肢体。对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可首先考虑手术内固定。手术禁忌证是:a)3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出血病史;b)伤侧肢体已形成深静脉血栓者;c)难以纠正的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d)严重骨质疏松者。
共2页。12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