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腹膜后淋巴结炎

腹膜后淋巴结炎的病因探讨

时间 : 2009-12-05 01:34:45 来源:www.fx120.net

[摘要]

  近年来B超、CT、MRI相继普及于基层临床,从而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病例越来越多。其临床表现不一,病因各异,预后截然不同。笔者自1994~2000年间在门诊和住院的病例中,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70例。通过相应检查,明确病因诊断。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年龄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之病因特点。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7岁。其中青年组(16~30岁)27例,中年组(31~60岁)18例,老年组(60岁以上)25例。均经B超检查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直径在1.4cm以上或融合成团者。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

  检查和诊断方法(1)在B超引导下作淋巴结穿刺活检。(2)手术摘除淋巴结,并作病理诊断。(3)特异性病毒学,免疫学或细菌学检查,如血、尿培养等阳性。(4)结合临床治疗反应,淋巴结相应的动态变化,并随访半年以上。

  不同年龄组病因比较(1)青年组27例,其中伤寒6例,坏死性淋巴结炎、肠结核、慢性淋巴结炎各4例,慢性肝炎3例,胰腺癌2例,急性淋巴结炎、肾孟积水并感染、败血症细菌性肝炎、恶性淋巴瘤各1例。(2)中年组18例,其中伤寒、肠结核各1例,慢性淋巴结炎、慢性肝炎、胰腺癌各2例,胃癌4例,肝癌、系统性红斑狼疮各3例。(3)老年组25例,其中慢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各4例,胃癌、胰腺癌各5例,肝癌、结肠癌各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临床意义正常人腹膜后淋巴结直径常在1.0cm以下,属生理性淋巴结。介于1~1.5cm者可疑,即使未超过正常大小范围但融合成块或大小不等成群而有动态改变,则属病理性淋巴结肿大。腹膜后区器官有肾上腺、肾脏、输尿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胰腺、门静脉、胆总管、十二指肠圈和结肠等。此外,腹膜后间隙尚有脂肪、蜂窝结缔组织以及神经、血管、淋巴组织。这些器官组织有病变均可导致相应引流的淋巴结肿大。在B超、CT、MRI普及于临床后,有可能发现腹膜后肿大之淋巴结并能作为疾病病因探查的重要线索之一。1994有1例发热、腹痛患者,诊断不明半月余。B超探查,发现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经剖腹探查,病理切片报告为急性感染性淋巴结,经抗感染治疗,热退,腹痛消失,随访1年。B超复查淋巴结消失。此后,凡腹痛发热原因不明者,B超探查腹腔后淋巴结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腹膜后淋巴结炎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腹膜后淋巴结炎疾病

1、X线:大血管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疾病的诊断。 2、B型超声:可获得要检脏器的切面图像,可直接进行直观的形态观察,可以清晰地显示腹膜后淋巴结结构。 3、CT:CT不同于X...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