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包虫囊肿

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 : 2009-12-05 17:33:55 来源:www.centraliver.com

[摘要]

肝包虫病的基本知识

  本病是流行于畜牧区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绝大多数是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的蚴侵入人体肝内所致。多见于我国西北和西南牧区。  病因  犬绦虫最主要的终宿主为狗,中间宿主主要为羊、牛、马,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当人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饮水或食物,即被感染。吞食的虫卵在人的十二指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蚴即脱壳而出,穿过肠粘膜,进入门静脉系统,约75%蚴被阻而留在肝内,少数可通过肝随血流而到肺(约15%),甚至通过肺而散布到全身各处,如脑、眼眶、脾、肾、肌肉等,蚴在体内便发育为包虫囊。  临床表现  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就诊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初期症状不明显,甚至当囊肿长大后也无明显症状或偶尔发现上腹部肿块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症状。  腹部检查时,往往可看到有肋缘略鼓出或上腹有局限性隆起。  包虫囊肿如因外伤或误行局部穿刺而破入腹腔,便突然发生腹部剧烈疼痛,腹部肿块骤然缩小或消失,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胸闷、恶心、腹泻等过敏反应,甚至出现休克。囊肿破入肝内胆管,产生与胆石症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程度较轻。由于破碎囊膜或子囊阻塞胆道、合并感染,可反复出现寒热、黄疸和有上腹绞痛等症状。有时粪便内可找到染黄的囊膜和子囊。  诊断  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不易发觉。在询问病史时应了解病人居住地区,是否有与狗、羊等接触史。除注意上述临床表现外,可进行以下检查:  1.包虫囊液皮内试验(casoni试验)其阳性率可达90%~95%。  2.补体结合试验其阳性率可达7'0%~90%。此法的诊断价值虽较小,但对判断疗效有帮助。如手术一年后补体结合试验仍呈阳性,提示体内仍有包虫囊肿存留。  3.间接血凝法试验特异性较高,阳性率可达80%。  4.X线检查有时显示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整齐的阴影,或有弧形钙化囊壁影。  5.B型超声检查能显示囊肿的大小和所在的部位。  需要指出,疑有包虫囊肿的可能时,严禁作诊断性穿刺,以免囊液外漏。  治疗  根据囊肿有无继发细菌感染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为了预防万一在手术时囊肿破裂,囊液溢入腹腔引起过敏性休克,可在术前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mg。  1.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临床上最常用,适用于无继发感染者。  2.包虫囊肿合并感染后,子囊和头节均死亡,可考虑作肝部分切除术或肝叶切除术。  3.当发生包虫囊肿破入腹腔时,应尽量吸除腹腔内的囊液和囊内容物,并放置橡胶管引流盆腔数日。对囊肿破入胆管内伴有胆道梗阻的病人,应切开胆总管,清除包虫囊内容物,并作胆总管引流。手术中应同时探查肝,找寻包虫囊肿。  对不能外科手术治疗或经多次手术后复发不能根治者,可用丙硫苯咪唑治疗。也可在手术前应用,以防止播散和复发。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肝包虫病的诊断与...”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包虫囊肿疾病

1.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卡松尼试验)为特异性免疫反应,其方法是将无感染的包虫囊液滤去头节,高压灭菌后作为原液,一般用1∶1000,1∶100,1∶10的等渗盐水稀释液0.1ml,由低浓度开始,在前臂屈侧作皮内试验,15分钟后...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