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08:49:03 来源:ganbing.gzbaozhilin.com
肝纤维化属中医症痕、积聚、黄疽、鼓胀等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毒邪未尽、肝郁、血热血痕、脾肾阴阳气血亏虚等。,运用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肝纤维化属中医症痕、积聚、黄疽、鼓胀等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毒邪未尽、肝郁、血热血痕、脾肾阴阳气血亏虚等。,运用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160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据2009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所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予以确诊: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变;②B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回声增强,肝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肝脏、脾脏可增大,肝表面尚无颗粒状改变,实质尚无结节样改变;③肝纤3项[透明质酸(HA)、层勃蛋白(LN)、IV型胶原(CIV)]指标异常或任意1项指标高于正常值的2倍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46例,女18例,年龄(38.7士5.6)岁,平均病程(10.5土4,3)年;对照组78例,男59例,女19例,年龄(4O.2土7.2)岁,平均病程(9.8士3.2)年。两组患者人组时,肝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如肝纤3项及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原发疾病、病程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第1个月,甘利欣(甘草酸二胺)30ml+凯西莱(硫普罗宁)0・3g,1次/d;第2、3个月,单用五醋胶囊(五味子甲素)2片/次,3次/d,9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苏颗粒口服,1包/次,3次/d,疗程同对照组。
1.3疗效观察与指标
1.3.1临床症状与体征症状主要包括疲劳、胁痛、腹胀、尿黄等;体征主要包括肝大、脾大、肝区叩击痛等。
1.3.2肝功能主要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一谷氨酞转肤酶(γ一GT),总胆红素(TBil)等,用olymPus270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1.3.3肝纤3项HA、LN、CIV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由上海海研生物医学中心提供。
1.3.4血液动力学检测采用美国惠普新式1000型彩色多谱勒,常规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PVD,cm)、脾门处脾静脉内径(SVD,cm),最大血流速度(Vp,cm/sec),根据血管截面积和平均血流速度计算血流量,用公式[vmeanx(DI/2)2二x60](D:表示血管直径,Vmean表示平均血流速度),计算门、脾静脉血流量(PVQ、svQ,ml/min)。
1.3.5PGA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用凝血仪检测;γ一GT、载脂蛋白AI(Apo一Al),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根据PGA指数的判断标准,每例患者根据3项指标的积分之和得出PGA指数,其值为0~12,正常值范围为(0.55土0.2)。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临床表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后1个月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者71例(86.5%),而对照组为32例(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见表1。2.3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见表2。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改善皆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只有HA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两组患者治疗后门、脾静脉血流量比较见表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门、脾静脉D、Q值皆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D、Q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D、Q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门、脾Vp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5PGA指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GA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PGA指数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3讨论本研究所采用肝苏颗粒,是道地中药扯根菜经提取而成的单味成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功能。药理和临床研究均表明该药对ccl4造成的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降酶、利胆、解毒等作用,可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近年来,学者们注重研究血清学和影像学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以及在肝纤维化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其中血清HA、LN、PCl、CW是较好的指标,均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有报道PGA指数可用于反映酒精性肝病的肝功能状态,作为筛选或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指标。国内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结果表明,PGA指数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肝组织损伤及纤维化活动度有关,当PGA>3时,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率为90%。肝脏具有3条血流通道,即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正常状态下,人肝血流量和出肝血流量维持着生理性的动态平衡。超声波用于检查肝脏血管,不仅可观察其形态,而且可进行血流的测量,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研究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两组皆有一定的疗效,但以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疽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PGA指数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也进一步验证了治疗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同时彩色多谱勒观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治疗组治疗后门、脾静脉D、Q值皆有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
以上结果表明,肝苏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P以指数,纠正肝脏血流动力学紊乱,从而对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肝苏颗粒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