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15:02:14 来源:jbk.panjk.com
干扰素是人们当初从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后,发现产生了一种能相互干扰的物质,既然这种干扰物质能导致病毒间的互相残杀,何不把它提取或重组出来为临床服务呢?于是,就有了干扰素治疗乙肝20多年的辉煌历史。
人类自上个世纪初叶逐步认识乙型肝炎以后,我国确定“乙型肝炎”也有近三十年历史。几十年来,关于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与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路程,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甚至上百种药物。当然其中也不乏有鱼龙混珠、泥沙俱下。大浪淘沙以后,逐渐形成了生物学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的两大格局。而生物学治疗中,干扰素、核苷类和免疫调节剂三大类以鼎足之势与国际乙肝治疗现状相呼应。而在国内则与中医中药各领风骚,互联互补,相得宜彰。
然而,尽管上述药物和方法在治疗学领域各显其能,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但由于人类对病毒认识水平的有限性,使现代医学目前仍无特效手段治疗乙肝。统计学上的差距显示了医学上的遗憾与无奈。
干扰素是人们当初从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后,发现产生了一种能相互干扰的物质,既然这种干扰物质能导致病毒间的互相残杀,何不把它提取或重组出来为临床服务呢?于是,就有了干扰素治疗乙肝20多年的辉煌历史。
果然不负厚望,实践证明,干扰素几乎对所有病毒复制都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因能使宿主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强而荣登广谱抗病毒药之首。国内资料显示,如果采用干扰素每次肌注300万u—500万u,每两天注射一次,连用3—6个月,HBVDNA、HBeAg阴转率在20—50%之间;临床资料还证明,在免疫耐受时期,就是说肝功能ALT正常者,干扰素是无效的。因此,我们往往要谨慎的选择ALT高于正常2倍至5倍之间的患者进行治疗,而且它还仅限于复制型HBVDNA,清除不了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复制模板,亦不能清除已与宿主DNA整合的基因,这就为今后的复发和反跳打下了伏笔。总而言之,干扰素作为生物治疗乙肝的开路先锋,仅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狭长的路。
拉米夫啶,作为核苷类药最杰出的代表,最初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偶然发现它具有强大的抗HBV作用。于是,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乙肝治疗的舞台,并于一九九九年正式走进我国市场。它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干扰素独占秋风的局面,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将病毒复制率控制到90%,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人们奔走相告,广大乙肝患者终于迎来了健康的春天。可是,正当人们沉浸在康复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各地反弹复发的报告,病毒变异的消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们在惊诧中失望,在失望中徘徊。如今,尽管拉米夫啶仍在乙肝人群中穿行,但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免疫调节剂曾经以两种面目存在,一种是以皮质激素为代表,一种是以胸腺肽和白细胞介素为代表。前者因为疗效不确实,且难以把握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者作为免疫增强剂,能使人体T细胞系统发育和调节而使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后提高清除病毒的能力,也可能确实提高了部分患者的血清学转换水平,但由于各地报告意见不一,对作用副作用见仁见智,而使该类药物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在人们从西药沉醉中苏醒后,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祖国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治疗各种肝病上功不可没。我国已筛选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抗病毒和降酶的中草药,使大批患者成为中医中药的受益者。但由于中医中药尚未形成世界性格局,对它的研究与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如果让现代科学技术彻底融进中医中药领域,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历经了上述各种经典性治疗以后,迫使我们冷静下来反思。我们曾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前那种人间的真情,也经历了白衣天使在非典中的忘我奉献。因此,我们在为病人拟订治疗方案时,除了要坚持科学的求实态度以外,还要体现崇高的人文关怀。我们不能再犯急功近利、扬汤止沸的错误,片面追求控制病毒复制而丢下复制模板于不顾,为了清除体内病毒而置肝细胞损害于不顾,为了迎合病人心理而置病毒变异于不顾,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置病人切身利益于不顾等等&hellihelli。当科学一再证实,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才是治疗乙肝最根本的核心的时候,学者们才把目光集中到关键问题上来。
四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就说过,中医也好,西医也好,中西医结合更好。中西结合已走过了几十年的辉煌历史,许多成果走在世界医学前列。二00二年,一项以中医基本理论为背景,以中药动植物基原为主体,以现代科技提炼为手段,制成了一种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为主旨的新药—全息自灸贴。全息自灸贴经权威部门论证认可,国家批准投向市场以后,引来了一片惊奇的目光,为什么像种牛痘一样贴在胳膊上就能培养出如此高效的攻击病毒的细胞,为什么不打针不吃药就能大大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为什么有如此的效果而又不居功自傲的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确,它的出现在乙肝治疗学领域洒下了勃勃生机,使得过去治疗乙肝的纷乱局面变得有序,使得各自为政的治疗方案变得互联互补,使得各有短长的药物在全息自灸贴协调下而扬长避短。具体地说,全息自灸贴牢牢抓住治疗的本质,以“合纵”和“联横”的战略,统领干扰素类、核苷类、免疫调节类和中医中药这支功勋卓著的队伍,发挥他们各自的正面作用,把它们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把乙肝的治疗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当然,任何好的方法也是相对的而不是万能的。全息自灸贴也只能把现阶段的治疗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治疗学领域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前景。在方法学上,它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在临床效果方面,仍然有一定差距。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医学界的同仁们携起手来,处心积虑地不断研究与探索,人类彻底攻克乙肝的时日就不会遥远。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