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16:28:56 来源:www.people.com.cn
[肝硬化病因] 肝硬化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如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长期严重心脏病、胆道梗阻、药物或化学毒害、营养不良、遗传性代谢缺陷、自身免疫疾病等。
[肝硬化分型] 分为“门静脉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肝硬化并发症 ●肝性脑病(肝昏迷):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因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为多见,其他如出血性糜烂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等也是出血原因之一; ●感染:肝硬化患者易发生气管炎、肺炎、肠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 ●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肝癌关系令人瞩目,推测其机理可能是乙肝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而继发的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以及乙肝病毒和肝细胞的整合和肝硬病人免疫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 ●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持续时间长,或合并感染,原有肝病加重等因素,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低血钠、低尿钠,初始肾脏往往无器质性病变,故而称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此并发症预后极差。
[临床表现] 在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在肝功能代偿期(简称代偿期)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左上腹隐痛或不适、腹泻等症状;肝功能失代偿期(简称失代偿期)时,可出现严重腹胀、低热,并出现腹水、严重的可出现黄疸、出血、意识障碍。代偿期肝脏常肿大(也有明显缩小的),表面平滑,中等硬度,常有脾肿大,并可出蜘蛛痣和肝掌。失代偿期面色灰暗,色素沉着,面部和颈部手臂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蜘蛛痣,肝脏坚硬,表面可及结节。部分病人出现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标准] 血常规化验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减少。肝功能化验白蛋白降低,球蛋白或蛋白电泳检测r-球蛋白升高。B超探查肝脏光点增多增粗,不均匀,血管网络显示不清,肝形缩小变形,门静脉及脾静脉增宽。CT及磁共振(NMR)有助诊断,X光食道钡餐透视可发现静脉曲张。
如何自检肝硬化 ●症状:早期的肝硬化者仅表现为慢性肝病的症状,一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肝病,仍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当发展至晚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就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肝硬化症状与一般肝炎并无多大差异,如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上腹部胀满,明显乏力,尤以活动后更明显,体重减轻,每日下午或傍晚加重,腹围增大,部分患者间断出现黄疸或持续性黄疸伴间歇性发热、腹痛,也有间断出现黄疸或持续性轻度黄疸伴间歇升高,有些患者易出现鼻衄、齿龈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现象。 ●体征:查体时可见到面色晦暗,有肝掌和皮肤蜘蛛痣。有肝、脾肿大,以脾大为主。肝硬化患者还可有:①男性乳房肿大,如少女的乳房样,且有按压痛,这是由于肝脏灭活雌激素能力下降所致。②黄疸、无黄疸或持续轻度黄疸,若黄疸进行性升高,不仅说明肝硬化有炎症活动,且往往提示需保肝治疗。③腹胀气:合并腹水时患者腹胀难忍,叩诊可有腹部移动性浊音。④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穿刺处淤斑,少数患者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粘膜点片状出血或痔出血。
肝硬化的防治及患者保健别让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 ●对丙型肝炎:只要诊断确立,不管急性还是慢性符合适应征者,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急性丙肝抗病毒有效率可达80%-90%,效果比乙肝好。 ●对乙型肝炎:HBV-DNA(+)和/或HBeAg(+)、肝功能异常者主张抗病毒治疗。 ●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硬化的形成是由于肝细胞持续不断的炎症和坏死造成的。因此,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是防止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对肝损害明显者,我们建议住院治疗为好。 ●休息和活动:肝病活动期宜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宜逐渐增加活动量,做到劳逸结合。 ●绝对忌酒:有饮酒史者必须忌酒,酒精会使肝炎加重。 ●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许多药物都要经肝脏解毒,故尽量少用药,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必须用药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宜用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定期复查: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患者都应定期到医院复查,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都应该定期做B超动态观察,做系列血清化验,以便了解病变的进程,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要点肝硬化患者生活调理三要素 [静养] 肝为人体代谢和合成蛋白的主要枢纽,当肝细胞被增生纤维组织分隔,形成结节状假小叶,即肝硬化时,会使各类血管间失去正常关系,肝细胞内营养障碍,导致肝功能代偿不全,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性病变,如内分泌紊乱、蛋白倒置……等。若超负荷体力活动会增加肝细胞的负担,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在代偿期的患者不应过劳,而失代偿期的患者,则应卧床休息,这样,才能保护肝脏。 专家认为,静养比药物治疗效果更好,更能提高肝脏自身免疫力。 祖国医学认为肝为阴脏,主动喜静。因肝藏血却又赖以养,动则血行,静则血止,古人有“人卧血归于肝”之说。当机体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肝脏把其所贮存的血向机体外围输布,以供机体需要;当机体休息时,全身活动时少,机体外围血液需求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归藏于肝,以达到养肝和恢复肝功能的目的。
[情绪] 怒伤肝,怒为第一大忌。肝硬化患者易烦躁激怒、暴怒的情绪变化,会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肝脏和内分泌腺功能休戚相关,可促使某些激素的合成、转变和分解。激怒时引起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细胞使肝细胞内的GPT分泌到血清中,使肝细胞愈加受损。 另外,忧郁、思虑、悲伤等情绪均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致生瘀积、肿块(肝硬化);气滞疏不利,则津液不布,水道不输,致生膨胀(腹水),皆使病情加重。患者一定要保护心情的通达,配合医生治疗,否则虽有灵丹妙药,也是枉然。
[禁酒]设计制作、图文编辑:虞兮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