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肛瘘

肛瘘的分类

时间 : 2009-12-05 10:35:11 来源:www.bjtqyy.com

[摘要]

肛瘘分类方法很多,有按病因、病理分类,有按内外口的位置及侵犯的程度分类等。(一)按内外口分类1.单口内瘘:又称为内盲瘘,只有内口与瘘管道相通,无外口。2.内外瘘:瘘管有内外口。外口在体表,内口在肛窦,下有瘘管相通。此种肛瘘最为多见。3.单口外瘘:又称为外盲瘘,只有外口下连瘘管,无内口。此种肛瘘临床上较少见。4.全外瘘:瘘管有两个以上外口相互有管道连通,无内口。此种肛瘘临床上较少见。(二)按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分类1.肛提肌上瘘。2.肛提肌与外括约肌深部间瘘。3.外括约肌浅部与皮下部间瘘。4.粘膜下瘘。5.外括约肌深部与浅部间瘘。6.皮下瘘。(三)Parks分类法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四类:1.括约肌间肛瘘(低位肛瘘)为最常见,约占70%,是肛管周围脓肿的后遗症。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为3cm~5cm。2.经括约肌肛瘘(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遗症。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远,约5cm。3.括约肌上肛瘘(高位肛瘘),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而穿透皮肤。瘘管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4.括约肌外肛瘘(高位肛瘘),占1%,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常为克隆氏病、肠癌或外伤所致。(四)按瘘的形态分类1.直瘘。2.弯曲瘘。3.前后蹄铁形肛瘘。(五)按肛瘘的病因和病理性质分类可分为非特异性肛瘘(即化脓性肛瘘)和特异性肛瘘两种。特异性肛瘘,又可进一步分为结核性肛瘘、梅毒性肛瘘和放线菌性肛瘘三种。(六)全国肛肠外科会议(1975)统一标准分类法以外括约肌深部划线为标志,瘘管经过此线以上为高位,在此线以下为低位,这在国内已普遍采用。1.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瘘管,并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附近。2.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外口和瘘道有两个以上者。内口位于肛窦部位(包括多发性瘘)。3.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道,瘘管穿过括约肌深部以上。内口位于肛窦附近。4.高位复杂性肛痿: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其主管通过外括约叽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在临床上,常以肛瘘的病理性质、高低位、单纯性、复杂性来综合命名。目前肛瘘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均有其不完善之处,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分类方法。

上一篇文章:肛瘘的病因病理
下一篇文章:肛瘘的检查诊断文章录入:冉彦强责任编辑:杨薇【大中小】【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频道推荐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相关文章
关键词: 肛瘘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肛瘘的分类”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肛瘘疾病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