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肛门失禁

肛门失禁

时间 : 2009-12-05 19:06:13 来源:jb.xtata.com

[摘要]

  肛门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肛门失去控制粪便、粘液和气体的功能, 称为完全性肛门失禁;如肛门能控制干粪,而不能控制稀粪和气体的,称为不完全性肛门失禁;因肛管和肛门皮肤受损,或皮肤内感受器受到损

  肛门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肛门失去控制粪便、粘液和气体的功能,称为完全性肛门失禁;如肛门能控制干粪,而不能控制稀粪和气体的,称为不完全性肛门失禁;因肛管和肛门皮肤受损,或皮肤内感受器受到损伤,影响肛门括约肌反射作用,有时有少量稀便、粘液和气体排出,称为感觉性肛门失禁。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大便失禁的范畴。按失禁的严重程度分为三度:一度,粪便偶然污染内裤;二度,不能控制粪便,漏出,经常污染内裤;三度,完全失禁。

  肛门失禁的病因病理:

  一、祖国医学认为:肛门失禁是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门不能收摄或损伤失治而造成的。

  二、现代医学认为:完整的肛门排便控制机制包括三个因素,即大便的储存机能、直肠反射弧的完整、灵敏的括约机能。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障碍,都能引起不同成度的肛门失禁。手术损伤为其主要的原因而其它的结肠炎、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及其它疾病也是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形成肛门失禁的主要因素如下:

  1.肛管直畅环或肛门括约肌先天性发育不全,以致于括约功能不良。

  2.肛管直肠环、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等损伤,大多数是由于肛门直肠手术引起。如肛门直肠脓肿、肛瘘、脱肛、内外等手术时,不慎将其切断,也有因肛门直肠周围蜂窝组织炎、肛门部烧伤瘢痕形成或因药物腐蚀造成损伤而致;也可由于肛门部外伤,如火器损伤、异物损伤、裂伤、撕伤等原因,而引起肛门失禁。

  3.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由于混合痔、环形内痔、脱肛等,使肛门括约肌过度扩张松弛;或年老体弱,使括约肌萎缩无力等,以致于括约肌功能障碍,产生肛门失禁。

  4.肛门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疾病。脊髓及骶2、3、4神经损伤;或因炎症和肿瘤所致,使肛门括约肌失去括约功能而造成肛门失禁。

  5.肛管直肠角度破坏:肛门直肠和会阴部手术,切断耻骨直肠肌或肛尾韧带,破坏了肛管和直肠的正常角度,肛管和直肠成一垂直管状,失去直肠容器的作用,因此造成肛门失禁。

  6.皮内感受器的损伤:肛管和肛门皮内有许多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可感受气体和粘液的刺激,使括约肌收缩,防止其流出。如内痔环切术或直肠拉出手术造成肛管皮肤缺损或肛门瘙痒症经皮内注射治疗,破坏了皮内感受器,因此可形成感觉性肛门失禁。

  三、病理分类

  1.内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全部损伤造成的失禁,称为完全性失禁。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损伤,内括约肌完整,要求排便感觉,同时即排出粪便,称为紧急失禁。

  2.由于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机能减弱,如咳嗽等突然腹内压增高,漏出稀粪或液体,称为压力失禁。

  肛门失禁的症状:

  1.肛门完全失禁:失禁症状严重,病人不能随意控制排便,排便无固定次数,肠蠕动时,粪便即从肛门排出;甚至于咳嗽、下蹲、行走、睡觉时都可有粪便或肠液流出,污染衣裤和被褥。肛门周围潮湿、糜烂、瘙痒,或肛门周围皮肤呈湿疹等皮肤病改变。

  2.肛门不完全失禁:粪便干时无失禁现象,一旦便稀则不能控制,出现肛门失禁现象。

  3.肛门感觉性失禁:不流出大量粪便,而是当粪便稀时,在排便前因动作稍慢,而不自觉有少量粪便溢出,污染衣裤。

  肛门失禁的诊断:

  1.病史:主要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的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门直肠部有无手术史、受伤史,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等病史。

  2.视诊:完全性肛门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可以看到直肠腔。不完全性肛门失禁,肛门闭合不严,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用乎牵开臀部,肛门呈不完全性松弛或有部分手术瘢痕等。

  3.直肠指诊: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因损伤引起,则肛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4.内窥镜检查: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结肠镜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氏病、息肉、肿瘤等病。

  5.排便造影检查:排便造影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造影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6.肛管测压:可测定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有无异常。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了解基础压、收缩压、直肠压和直肠膨胀耐受容量。失禁患者肛管基础收缩压低,内括约肌反射松弛消失,直肠感觉膨胀耐受容量减少。

  7.肌电图测定:可测定括约肌功能范围,确定随意肌、不随意肌及其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

  8.肛管超声(AUS)检查:应用肛管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肛管直肠粘膜下层、内外括约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可协助诊断肛门失禁,观察有无括约肌受损。

  肛门失禁的治疗:

  一、保守疗法

  1.内治法:凡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治宜补益中气;选方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脾虚肠滑而遗者,治宜健脾固涩;选方常用理中汤。

  2.肛管括约肌锻炼:早晚各作提肛运动一次,能改进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随意收缩能力,增加肛门功能。

  3.电刺激:常用于神经性肛门失禁,将刺激电极置于外括约肌内,使之有规律的收缩和感觉反馈,改善肛门功能。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肛门失禁”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肛门失禁疾病

(一)直肠指诊 肛门松驰,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二)内镜检查 直肠镜检查 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