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提肛是由肛提肌、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群共同协作完成的动作,它通过意识控制随意肌的收缩与舒张,可以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弹性,加强肛门的约束力。此外,通过提肛运动,可以改善肛门及肛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的淤血和曲张,并能提高直肠平滑肌的收缩力,提高直肠、肛门及其周围组织的抗病能力。提肛还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保健和治疗方法。
提肛对预防和治疗
痔疮有明确的效果。由于肛门外括约肌是随意肌,能自主收缩,而内括约肌是平滑肌,不能随意收缩舒张。提肛则可以通过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等随意肌群的收缩与舒张,触动内括约肌收缩和舒张,以此来共同改善肛门直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的淤血和曲张,也就可以防治痔疮。对于一些少量内痔出血的患者,完全有可能通过提肛肌而止血。这样的锻炼对长期坐办公室工作的一类痔疮易发人群预防痔疮尤其重要。
提肛对痔疮、
肛瘘等所有肛门手术后的患者恢复正常的肛门功能有极大的帮助。肛门手术由于或多或少地对肛门周围的皮肤和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往往会影响肛门排便。手术后的患者加强提肛锻炼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弹性,预防肛门失禁的发生。肛周
脓肿和肛瘘术后往往由于大面积的
疤痕形成,肛门弹性下降导致不完全性肛门失禁,提肛锻炼可以提高肛门的弹性并可以促进疤痕组织的软化,从而恢复肛门排便和约束功能。
提肛是目前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和自发性肛门直肠疼痛的重要手段。排便障碍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盆底肌群
无力或痉挛,导致会阴下降或肛管紧缩引起排便困难,目前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手术方法改善症状,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提肛。自发性肛门直肠疼痛是肛门直肠无任何异常而产生的疼痛,患者往往无明显的诱因而突发肛门、直肠疼痛,通过提肛运动,可以缓解这种原因不明的疼痛。
对脱肛的患者来说,提肛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和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脱肛是因“气虚下陷”所致,我国传统保健医学认为,提肛可以使人体气机升提,可以从根本上达到治疗和预防脱肛的目的。提肛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力提高,也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肛管直肠和痔疮的脱出。
对一些年老而身体虚弱的患者,提肛不仅可以防治脱肛和内痔脱出,也是一种较好的保健方法。
正确的提肛方法是:凝神、用力收缩肛门,持续1―2秒后放松,有节律地交替进行,持续5-1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