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高尿酸血症

门诊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时间 : 2009-12-05 18:06:44 来源:lw.china-b.com

[摘要]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就诊人群6年前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变化,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收集2000年6-12月和2006年6-12月在我院的门诊就诊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就诊人群6年前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变化,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收集2000年6-12月和2006年6-12月在我院的门诊就诊者血清尿酸(UA)、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检测值。2000年4072例,其中男2441例,女1631例;2006年3704例,其中男1818例,女1886例,UA以>42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TG以>1。7mmol/L为升高,TCH以>5。7mmol/L为升高,对不同年龄男女人群高尿酸、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2%,其中男性为21。2%,女性为6。3%;2006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0。7%,其中男性为32。9%,女性为8。3%。2000年和2006年高TG患病率较接近,高TCH患病率明显下降。该两年高尿酸血症男性以40~49岁患病率最高,女性以60岁以上患病率最高,并且这个年龄段高TG和高TCH血症患病率也最高,TG和TCH升高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因素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高尿酸血症是指由于体内尿酸来源增多或排泄减少、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增高,北京[1,2]、广州[3]、宁波[4]等地区都有报道。为了解温州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变化情况,我们对2000年和2006年来我院门诊就诊人群的血尿酸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1标本来源:从我院实验室信息治理系统的数据中分别筛选2000年和2006年这两年6-12月就诊的门诊患者,每例均有血清尿酸(UA)、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检测值,去除由于肾衰引起的尿酸升高。2000年共4072例,其中男2441例,女1631例;2006年共3704例,其中男1818例,女1886例。

1。1。2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

1。1。3试剂:试剂分别由宁波慈城试剂有限公司和浙江伊利康公司提供,校准品和质控品均由罗氏公司提供,该两年三个项目的室间质评结果良好。

1。2。1标本采集:门诊患者早晨空腹采血5ml,1h内3000r/min离心5min后,直接上机检测。

1。2。2测定方法:UA、TCH、TG测定均采用氧化酶法,具体参数设定见说明书。

1。2。3判定标准:UA按本科室参考值:>42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血脂根据我国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5]的血脂危险水平划分标准,TCH:2。6~5。19mmol/L为合适范围,5。2~5。7mmol/L为边缘升高,>5。7mmol/L升高;TG:<1。7mmol/L为合适范围,>1。7mmol/L为高TG血症。

1。3统计学处理方法两组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12000年和2006年不同年龄人群血清尿酸情况及其变化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006年明显高于2000年,非凡是男性大幅度上升,从21。2%升高到32。9%,女性从6。3%升高到8。3%。按年龄及性别分组,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40~49岁最高,之后有所下降,女性则以60岁以上患病率最高。结果见表1。

2。22000年和2006年不同年龄人群高脂血症患病情况2000年和2006年高TG患病率很接近,高TCH患病率明显下降,该两年高TG和高TCH患病率男性在40~59岁最高,女性60岁以上最高。结果见表2。

2。3高尿酸血症和血脂的关系2000年和2006年TG和TCH升高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2006年TG和TCH升高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2000年TG和TCH升高组(P<0。01)。结果见表3。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因是尿酸来源过多或经肾排泄不足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高浓度的尿酸盐可析出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肌腱、肾脏等部位,从而造成疾病。近年来,许多报道发现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不断增加[2]。因我院是浙南较大的综合性医院,门诊量大,基本上能反映温州地区的患病率情况,因此,我们对我院门诊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2000―2006年,高尿酸血症从15。2%上升到20。7%,其中男性上升幅度尤其显著,从21。2%上升到32。9%,女性则仅上升2%(从6。3%上升到8。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文献[1-4]报道基本一致。我们还对不同年龄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和2006年男性均以40~49岁患病率最高,之后有所下降,而女性均以60岁以上患病率最高。这些可能与温州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增大,非凡是在40~49岁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应酬相对较多,经常饮酒及进食高嘌呤高蛋白饮食有关。而60岁之后基本上退休了,工作压力减轻并且注重了饮食和运动,故患病率也可随之下降;女性在60岁之后患病率增高则可能与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同时本研究还对2000年和2006年的血清TG和TCH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TG和高TCH血症患病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与高尿酸血症相似,男性以40~59岁最高,女性以60岁以上最高;2000年和2006年高TG血症患病率(2000年总患病率为44。1%,其中男性为48。4%,女性为37。8%,2006年总患病率为42。8%,其中男性为48。5%,女性为37。3%)差异无显著性;2006年与2000年比较,高TCH血症患病率(2000年总患病率为33。3%,其中男性为31。5%,女性为36。2%,2006年总患病率为20。1%,其中男性为17。1%,女性为22。9%)则有明显下降,这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明显升高不一致,但2000年和2006年高TG和高TCH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TG和TCH正常组(均P<0。01),说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升高除与高TG等相关联外,还与其他因素如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上竞争与压力的不断升级,环境污染等等有关,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1]方卫纲,黄晓明,王玉,等。高尿酸血症在北京地区1997人中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64-1768。[2]刘欧,闪全忠。门诊病人10年间血尿酸水平分布及变化趋势[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2):151-153。[3]古萍。广州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疾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82-1084。[4]董朝晖。宁波市社区高尿酸血症患病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44-45。[5]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门诊人群高尿酸血...”相似的文章

更多>>

高尿酸血症疾病

血清尿酸盐测定 不同的检测方法结果不一,国外男性正常值尿酸酶法一般为7mg/dl,女性比男性约低1mg/dl左右。痛风患者都伴有血尿酸盐的增高,但由于尿酸本身的波动性(如急性发作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利尿酸作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