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睾丸扭转

外伤性睾丸扭转的诊治要点

时间 : 2009-12-05 23:07:54 来源:qkzz.net

[摘要]

外伤性睾丸扭转的诊治要点推荐到首页 □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02期1/3页123作者单位:300400天津,天津市北辰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外伤性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首诊时间在伤后6h内确诊,3例首诊误诊,复诊时经cdfi检查确诊。首诊确诊的2例均手术复位成功,后确诊的3例中1例手术复位成功,2例睾丸坏死切除,其中1例行对侧睾丸探查固定。结论外伤性睾丸扭转首诊确诊和积极手术探查是提高患睾挽救率的关键。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能减少误诊率。

【关键词】睾丸疾病;阴囊;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themanagementoftraumatictesticulartorsion

wangbin,sunwei.departmentofurology,beichenhospitaloftianjincity300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presentourexperienceinthemanagementoftraumatictesticulartorsion.methodsclinicaldataof5caseswithtraumatictesticulartorsionwerereviewedretrospectively.results2casesweregivenmedicalaidswithin6hoursaftertrauma.3casesweremisdiagnosedatthefirstmedicalexaminationandlatercorrectedbycdfi.surgerywasperformedon2confirmedlydiagnosedpatientswithin6hoursanditprovedasuccess.amongthe3laterconfirmedpatients,onesurvivedthesurgeryandtheother2losttheirtestesduetonecrosis.conclusionearlyconfirmeddiagnosisisimportantforthepreservationofinvolvedtestesandcdfiisusefulinconfirmingdiagnosis.

【keywords】testiculardiseases;scrotum;colordoppler

闭合性阴囊及其内容物损伤,主要表现为睾丸破裂、睾丸挫伤、阴囊血肿和睾丸脱位,外伤性睾丸扭转极为少见,极易误诊为睾丸挫伤而行保守治疗,导致睾丸坏死、感染或萎缩。故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探查至关重要。自1998-2008年我院共收治5例外伤性睾丸扭转患者,现将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例,年龄17~53岁,平均35岁。左侧睾丸扭转2例,右侧3例,均为鞘膜囊内扭转。

1.2就诊情况5例均有阴囊钝性挫伤史。首次就诊时间均在伤后6h内,确诊为外伤性睾丸扭转2例,误诊为阴囊血肿1例,睾丸挫伤2例。误诊者于伤后24h内确诊1例,24h~4天内确诊2例。伤后均有剧烈疼痛史,伴恶心、呕吐2例,疼痛向腹股沟或下腹部放射3例,低热2例。阴囊均有不同程度青紫肿胀,触痛明显,睾丸触诊分界不清,提睾肌反射减弱或消失。1例发现睾丸抬高,睾丸举痛试验(prehn’s征)阳性。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5例,均显示睾丸肿大,其中睾丸血流明显减少1例,血流消失4例,伴阴囊血肿2例,伴片状低回声2例,鞘膜积液2例,血wbc>10×109/l3例。

1.3扭转程度与处理方法全部行手术探查,其中扭转180°1例,伤后20h手术复位成功。扭转360°3例,1例首诊确诊,6h内手术复位;另2例伤后24天确诊,睾丸坏死切除。扭转>360°1例,1例误诊后,睾丸坏死切除。

  于6h内探查的2例患者均复位成功,睾丸获救。6h后探查3例者中,1例扭转180°复位成功,睾丸获救;2例睾丸坏死切除,其中1例行对侧睾丸探查固定。复位成功的3例随访1.0~1.5年,睾丸无萎缩。

  闭合性阴囊及其内容物损伤,主要表现为睾丸破裂、睾丸挫伤、阴囊血肿和睾丸脱位,外伤性睾丸扭转极为少见,极易误诊为睾丸挫伤而行保守治疗,导致睾丸坏死、感染或萎缩。

3.1外伤性睾丸扭转的诊断外伤性睾丸扭转为泌尿外科急症,表现为外伤后突发阴囊疼痛,临床少见。由于没有发病年龄、起病时间上的特点,并有明确的外伤史和不同程度的阴囊青紫肿胀,当体检时未注意到外伤性睾丸扭转的存在或因疼痛、阴囊肿胀等原因常难以检得睾丸扭转的特异性体征:如睾丸位置抬高,横位或斜位、prehn’s征等,如未做进一步检查而行保守治疗,会导致睾丸坏死。有报道睾丸扭转的平均获救率不足50%,与首诊不能确诊而延误手术时机有密切关系[1]。本组2例患者均在伤后6h内就诊,仅有1例首诊时阴囊瘀血肿胀较轻而疼痛较重,与外伤程度不一致,检查睾丸位置抬高、呈横位、prehn’s征阳性、提睾反射消失,及时手术探查,睾丸获救。另1例首诊时经cdfi检查确诊,及时行手术治疗睾丸获救。另3例首诊时局部瘀血肿胀较重,外伤表现明显,未进一步检查,按外伤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首诊误诊,睾丸被切除。提示对任何阴囊损伤都不应轻率做出单纯性阴囊挫伤、阴囊血肿或睾丸挫伤的诊断,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睾丸扭转。闭合性阴囊损伤导致阴囊血肿、鞘膜积血、组织水肿而引起睾丸肿大、疼痛,体格检查时难以准确评估睾丸伤情,需借助影像检查辅助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既能显示睾丸的形态学改变,又能反映睾丸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诊断睾丸扭转灵敏性达82%~100%,特异性100%,准确率97%[4]。睾丸血流灌注信息是鉴别睾丸扭转和睾丸挫伤的唯一依据,挫伤睾丸的血供基本正常,而睾丸扭转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外伤性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但要注意的是:睾丸扭转早期或不全扭转时仍有血流,或扭转睾丸周围有炎症时血流增加,误认为睾丸血流,所以,切不可因为超声提示有一定血流而否定睾丸扭转的诊断。此外,还可选择ct及放射性核素扫描定位。放射性核素99mtc阴囊睾丸扫描被认为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金标准,受累睾丸因血流受阻而表现为放射性不积聚的“冷结节”[2],虽然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睾丸扭转的准确率高,但大多数医院缺乏检查设备,且该项检查费时,不适合基层医院及急诊诊断。而cdfi既能显示睾丸的形态改变,又能反映睾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诊断睾丸扭转灵敏性高达82%~100%,特异性100%,准确率97%[3,4],本组中5例均经cdfi检查确诊。外伤性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1)仔细了解病史,阴囊虽有明确外伤史,应注意临床表现与暴力程度及阴囊伤情是否一致。(2)注意睾丸形态改变与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否相符。(3)血流存在与否不能作为诊断外伤性睾丸扭转的惟一标准。由于伤后阴囊和鞘膜血肿压迫睾丸、睾丸血肿和组织水肿、睾丸白膜坚韧顺应性差、伤后血管痉挛等因素,闭合性睾丸损伤普遍存在血流减少。外伤又可引起阴囊内睾丸周围血流信号增强而掩盖睾丸内血流信号的减弱或消失[5,6]。(4)必须坚持双侧对照,将患侧睾丸内血流信号与健侧睾丸内血流信号对比。(5)重复检查,避免误诊。(6)可疑者应积极手术探查。

3.2外伤性睾丸扭转的治疗睾丸扭转的处理原则为应立即手术探查,尽早进行睾丸复位,挽救睾丸活力。由于睾丸对缺血极为敏感,扭转后是否发生坏死与扭转的时间和程度有关。pavlica等[7]认为扭转发生6h内行手术治疗,睾丸挽救率达100%,6~12h者睾丸存活率为70%,12~24h者睾丸存活率为20%,24h后睾丸多无存活可能。cornel[8]等认为持续扭转90°、180°、360°、720°时发生睾丸坏死的时间分别为7天、3~4天、12~24h、2h。因此复位越早越好。对侧睾丸是否需要探查要根据术中情况。我们认为一般不必行对侧睾丸探查,除非术中发现扭转的睾丸存在解剖变异,对侧精索明显较长,扭转睾丸又未能获救时需探查对侧睾丸。本文6h内手术2例,睾丸均获救;6h以后手术3例,仅1例不完全性扭转睾丸获救,另2因睾丸扭转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术中复位后用温盐水纱布热敷10min颜色仍无改善,切开睾丸未见动脉性渗血,行睾丸切除。

总之,在阴囊及其内容物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时,应提高对外伤性睾丸扭转的认识和警惕性,在临床体检及灰阶超声拟诊为睾丸挫伤时,应进一步作多普勒血流检查,以避免罕见的外伤睾丸扭转被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1/3页123评论(0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外伤性睾丸扭转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睾丸扭转疾病

睾丸扭转患者在血常规检查时可有轻度白细胞增高。 1.多普勒超声检查 睾丸血流减少。 2.放射性核素99m锝(99mTc)睾丸扫描 显示扭转侧睾丸血流灌注减少,呈放射性冷区,诊断准确率达94%,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辅助诊断...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