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及其相关知识

时间 : 2009-12-05 19:57:29 来源:89878787.com

[摘要]

睾丸肿瘤及其相关知识生成2009-11-1814:07:55来源:本站原创在线男科专家:  

睾丸是男性的性器官,左右各一,正常情况下均位于阴囊内.自查非常方便。所以,睾丸肿瘤是能够早期发现的。

早期迹象常为一侧睾丸肿大,无明显疼痛,但有沉重和下坠感。少数可突然出现疼痛性肿块,伴有发热、寒颤及局部红肿,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或其内血管栓塞所致,容易与急性附睾睾丸炎混淆。有的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大、疼痛等,是肿瘤分泌激素所致。

检查方法若自查发现阴囊内有肿块或任何异常.应尽快去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为你做相关检查。

阴囊检查B超检查血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测定:

胸部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

说明1.睾丸自检。先洗个热水澡,使阴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块和异常。检查时,双脚站立,摸摸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2.医生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肿块后,大致可区分良恶性病变。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容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3.B超检查,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特别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

4.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值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5.胸部X线检查,包括透视或拍胸片,以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6.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睾丸癌好发年龄为小于10岁及20―40岁,这两个年龄组中还存在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出生时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的隐睾患者,其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20―40倍。隐睾患者2岁前手术,睾丸一般不会发生恶变;3―10岁间手术,可明显降低睾丸的恶变率;10岁以后即使手术,也不能降低睾丸恶变率。近亲中有患睾丸肿瘤的人;睾丸有外伤史,或接触过某些化学物质如锌、镉等;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其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增加;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时.并发睾丸炎而导致睾丸萎缩者。

治疗原则睾丸肿瘤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因此,应针对具体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或手术加化学治疗的综合疗法,有效率可达90%以上。

预防措施男性青壮年应经常自查睾丸,有隐睾病史、后降入阴囊者更须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出生时应检查男性婴儿双侧阴囊内是否有睾丸。隐睾患儿若小于2岁可行激素治疗.部分患儿睾丸可降入阴囊。如无效,则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做得越早,发生睾丸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小。近亲中有睾丸肿瘤患者,睾丸有外伤史或化学物质接触史的男性,除应定期进行睾丸自查外,每年应请泌尿科或肿瘤科医生检查一次:女性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服用雌激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减少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婴幼儿患流行性腮腺炎及猩红热等疾病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并发睾丸炎、睾丸萎缩,增加患睾丸肿瘤的危险性。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男性健康问题可以拔打北京京仁医院健康热线010-89878787或010-89800969咨询男科专家,或者点击“接受”向我们的专家团队在线咨询,我们会即时在线给予解答!乘车路线:

乘14、66、343、603、613、724、741、943、70等到达“四路通站”往东20米即到或乘300、368、957、957支、特8、830、732等到洋桥西站下,立交桥向北196米第一个红绿灯向东20米即到.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睾丸肿瘤及其相关...”相似的文章

更多>>

睾丸肿瘤疾病

1.肿瘤标志物(瘤标),尤其是AFP和HCG对睾丸生殖细胞的诊断,分期,治疗反应的监测及预后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生殖细胞肿瘤瘤标分为两类:①与胚胎发生有关的癌胚物质(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腺素HCG...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