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膈疝

创伤性膈疝19例分析

时间 : 2009-12-05 13:39:47 来源:qkzz.net

[摘要]

创伤性膈疝19例分析推荐到首页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11期1/3页123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修复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膈肌破裂与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例。结果19例均手术治疗,治愈19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多为复合伤且伤情重,容易掩盖膈疝症状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正确处理合并伤是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修复手术

创伤性膈疝是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创伤,使膈肌撕裂,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的疾病。创伤性膈疝一般根据病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陈旧性两种。急性型病情重,此损伤多伴有胸腹脏器的严重损伤,常因大出血或呼吸系统循环紊乱而掩盖膈肌损伤,导致误诊。我科自2000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疝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5~64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1例,挤压3例,坠落伤2例,锐器伤4例。均为急诊入院,受伤至入院时间30min到5年不等。其中右膈疝3例,左膈疝16例:合并胃、脾、小肠、横结肠损伤9例,肺损伤6例,颅脑、脊柱、四肢骨盆损伤6例,复合多处损伤2例。

1.2临床表现除了各种合并伤的临床症状外,还突出胸痛、气促、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等表现,本组出现16例,占84.2%,其中合并呼吸困难15例,占78.9%。

1.3治疗及预后术前确诊18例,误诊1例。经胸手术17例,经腹手术1例,胸腹切口1例。膈肌裂口最短3cm,最长21cm。疝入脏器中肝3例,胃11例,脾胃3例,结肠4例,大网膜2例。合并肺破裂血气胸6例,肝疝入3例,肠疝入破裂1例。全部痊愈出院。

2.1膈疝发生机制膈疝是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的疾病,与胸腔腔内压力突然增大有关。正常情况下,胸腹腔压力差为1~2kpa,在深吸气时可达10kpa左右,一般情况下腹腔压力增大时,通过声门关闭,增加胸内压,减轻膈肌承受力,起到缓冲作用。但如果腹内压突然升高,声门关闭不及,胸腹腔压力差瞬间增高,缺少有效胸内压对抗,巨大压力差超出膈肌承受能力使膈肌紧张撕裂。当膈肌破裂后,由于胸内负压作用,导致腹腔脏器随裂孔进入胸腔而形成膈疝。通常在膈肌破裂的同时或短时间内即发生膈疝[1]。临床上膈疝多见于左侧,主要由于右膈肌有肝脏保护,而左膈肌下方相对空虚,缺乏有效保护,易引起膈肌撕裂而形成左膈疝。单纯性膈肌损伤少见,绝大多数合并胸腹脏器损伤[2]。

2.2诊断开放性膈肌损伤结合受伤部位及辅助检查,诊断一般不难。但闭合性膈疝早期误诊率较高,因此对胸腹伤联合伤、坠落伤以及腹部钝击伤等患者,如果出现与外伤症程度情况不相符的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外部体征较轻而出现不能解释的胸痛、气促、呼吸困难,伴有频繁呕吐时,要高度怀疑膈疝可能,需进一步辅助检查。若情况许可,x线、ct以及b超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有75%患者x线可发现异常[3],如x线见到膈肌抬高或与膈肌关系密切的隆起阴影,左胸腔胃泡样液平,或小包裹性“液气胸”伴有胸腔积液,应考虑膈疝存在。ct检查常见到左胸腔包裹性透亮区内有密度不均的阴影,一般为胃泡及胃内容物所致,有时包裹内暗区与胸腔积液暗区不易区别,则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再复查。右膈疝术前易误诊,往往有严重合并伤,多在术中才能确诊,术前ct检查并表现出为右膈面异常隆起或毛糙,但伴有多量血胸时较难鉴别。本组3例右膈疝,术前ct显示出右膈面凹凸不平,并有少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如果伴有血气胸,肺部损伤较轻,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呼吸困难仍不能改善者,x线、ct检查膈面抬高,应高度怀疑膈疝存在。对较小的膈疝,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经临床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可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排除胃肠局部疝入可能。胸部刀刺伤伤及膈肌,因膈肌伤口小而遗漏,后形成膈疝。膈疝所表现出的症状及体征多半被严重合并症掩盖,且易被解释包裹性胸腔积液、创伤性湿肺、胸膜炎性增厚、肺大泡甚至肠梗阻。

1/3页123评论(0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创伤性膈疝19例分...”相似的文章

更多>>

膈疝疾病

1、胸部正侧位片检查 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在正侧位胸片上分别显示纵隔内及心影后方含气液面的囊腔影;胸骨旁裂孔疝也可显示为右心膈角区密度不均匀的片状致密阴影;胸腹膜裂孔疝显示左侧肺野内蜂窝状透亮影,并与腹部肠...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