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

时间 : 2009-12-05 15:31:51 来源:www.caaa.cn

[摘要]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二类动物疫病原发表日期:2004-03-15-------------------------------------------------------------------------------------------------------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多种哺乳动物和人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怀孕母猪可能流产、产弱胎或死胎,剖检以肺间质、淋巴结水肿为特征。

1 病原学

  刚地弓形虫属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
  弓形虫发育需以猫及其他猫科动物为终末宿主。人、畜、禽以及许多野生动物为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吃下包囊、滋养体或卵囊均可感染,虫体进入宿主有核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急性者在腹水中常可见到游离的滋养体。
  弓形虫发育阶段不同而形态各异。滋养体(又称速殖子)和包囊(或称组织囊)存在于中间宿主体内;裂殖子、配子体和卵囊存在于终末宿主(猫)体内。其中最常见的是速殖子和卵囊。
  速殖子呈月牙形、弓形或香蕉形,主要出现于急性病例的腹水中。卵囊呈椭圆形,大小为11~14微米×7~11微米,见于猫科动物(家猫、野猫及某些野生猫科动物)中。

2 流行病学
  
  猫是各种易感动物的主要传染源。6个月以下的猫排卵囊最多。猫粪便中的卵囊可保持感染力达数月之久。卵囊污染饲料、饮水、蔬菜或其他食品并被动物或人摄食时即造成感染。带有速殖子包囊的肉尸、内脏和血液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孕畜或孕妇感染后可以经胎盘传给后代,哺乳期可通过乳汁感染幼畜,输血和脏器移植也可传播本病。食粪甲虫、蟑螂、蝇和蚯蚓可能机械性地传播卵囊。吸血昆虫和蜱等有可能传播本病。实验动物中,小鼠、豚鼠和家兔均易感。在自然界,猫科动物和鼠之间的传播循环是重要的天然疫源。

3 临床症状

  猪:常表现为急性型,体温升高达40~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多便秘,有时下痢,呕吐。呼吸困难,咳嗽。有的四肢和全身肌肉强直。体表淋巴结,尤其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身体下部及耳部有淤血斑,或有大面积发绀。有的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病程10~15天。
  成年绵羊:呈隐性感染,妊娠羊发生流产。有神经症状,表现转圈运动、呼吸困难,有鼻漏。
  牛:犊牛呈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精神沉郁,腹泻,排黏性血便,虚弱,常于2~6天死亡。母牛的症状表现不一,有的只发生流产;有的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虚弱,乳房炎,腹泻和神经症状;有的无任何症状,可在其乳中发现弓形虫。
  犬:表现发热、厌食,精神委顿,呼吸困难,咳嗽,黏膜苍白,妊娠母犬可能早产或流产。
  猫肠外感染速殖子时与犬相似。急性病例主要表现肺炎症状,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和咳嗽等,也有出现脑炎症状和早产、流产的病例。  

4 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肺出血,间质水肿;肝有点状出血和坏死灶;脾有丘状出血点;胃底部出血,有溃疡;肾有出血点和坏死灶;大小肠均有出血点。心包、胸腹腔积水;体表出现紫斑。

5 诊断

5.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用直接触片镜检法(淋巴结、肺、肾等组织)、集虫检查法(采集腹水等体液)和动物接种法,证实虫体。
  血清学检查:用染色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中和试验或荧光抗体试验。

6 防治
  畜舍应经常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严格控制猫及其排泄物对畜舍、饲料和饮水等的污染。家畜流产的胎儿及其一切排泄物,包括流产现场均须严格处置;对死于本病和可疑的畜尸按GB《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处理,防止污染环境。不准用上述物品饲喂猫及其他肉食动物。消灭鼠类。发病初期可用磺胺类药物治疗。

  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10-58677700转信息中心。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弓形虫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弓形虫病疾病

㈠病原检查 1.直接镜检:取患者血液,骨髓或脑脊液,胸腹水,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眼房水,羊水等作涂片 ,或淋巴结,肌肉,肝,胎盘等活组织切片,作瑞氏或姬氏染色镜检可找到滋养体或包囊,但阳性率不高,亦可...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