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ol.net2005-03-2914:57:4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痛、
腹胀、早饱、
嗳气、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为主,但多次检查并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国外报道消化不良的成年人群发病率为20%―40%,其中的大多数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比之下,中青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高,老年人则相对较低,故而当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易被误诊,对此应提高警惕。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多数属于动力障碍样型,其病理特点是胃排空时间延长,临床表现以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为主,发生原因与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由于动脉硬化,使胃肠道供血及胃黏膜微循环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的激素如胃动素的分泌也因此减少,这样必然影响胃肠运动能力,从而引起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因此、对于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经全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治疗上不仅要注意对症治疗,并且要注意针对动脉硬化和胃肠动力障碍这两个重要问题的治疗,兼顾用药可使疗效得以提高。根据最近的临床资料表明,联合应用西沙比利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疗法之一。 西沙比利是第三代胃肠动力药,能够促进胃排空及使十二指肠的运动能力增强,是近年被推荐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首选药物。老年人一般用量为每次5毫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具有改善胃肠供血和促进胃肠黏膜微循环作用,可促进胃动素分泌,增强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并可减少西沙比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轻者每次口服复方丹参片2―3片,每日3次;重者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性消化不良呈慢性经过,疗程应适当延长,故联合用药不应少于4-6周,重症要更长些,以便能更好地缓解病情,防止反复发作。副主任医师魏开敏(责编:刘金兰作者:魏开敏)【本篇文章阅读次】【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