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间骨折是肘部较严重的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又称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肱骨髁间为松质骨,局部血运丰富,骨折容易愈合,但伤后出血肿胀较甚。肱骨髁间骨折较为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5%左右,多见于成人。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症状伤后肘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2.体征(1)肘关节严重肿胀、畸形,肘“三点”关系紊乱。(2)肱骨髁部压痛明显,骨传导疼痛阳性。(3)骨擦音阳性。还应注意检查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3.辅助检查肘关节正位片显示肱骨髁间骨折,“T”、“Y”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伴有尺偏或桡偏移位,远、近端旋转改变,关节面不完整。侧位片显示骨折远端向前移位(屈曲型)或向后移位(伸直型),伴随骨折远端旋转移位。(二)中医证候分类按骨折早、中、后期三期进行辨证分型。(三)分型临床上多根据受伤机制和骨折端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典型两型。1.伸直型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伸直位,掌心触地。地面的反作用力与人体重力在肱骨髁部形成巨大剪力,造成髁上或髁间的劈裂,骨折远端向肱骨后侧移位,伴随两髁的分离。2.屈曲型肘关节屈曲位跌倒,肘后侧着地,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致使鹰嘴上顶,将两髁劈开,造成骨折,骨折远端向前移位。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肱骨髁间骨折又分为四度。一度:骨折无移位或轻微移位,关节面平整;二度:骨折有移位,但两髁无明显旋转及分离,关节面基本平整;三度:骨折远端两髁旋转分离,关节面不平;四度;骨折粉碎,肱骨髁碎成3块以上,且游离的骨折块较大,关节面严重破坏。(四)鉴别诊断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通常依靠X光片不难鉴别,仅在低位干骺端骨折骨片太小或显示不清二者才可混淆。2.肘
关节脱位临床上通过肘后三角的关系结合X线光片可容易鉴别。3.肱骨髁上骨折本病多发生于儿童,结合肘后三角关系及X线片不难鉴别。(五)常见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关节活动障碍。二、治疗(一)一般治疗(1)拍胸片、肘关节正侧位片。(2)全血分析、凝血三项、生化、心电图。有肝炎病史者可复查肝脾B超。(3)原则上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视患肘部肿胀情况决定是否当天复位。如肿胀不重,应当天送手术室在臂丛麻或全麻下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若肿胀较重而无缺血和
水泡时,局部外敷驳骨油纱,均匀地包扎,然后在石膏托的保护下悬吊患肢以利于消肿,并观察血运情况。2~3天后肿胀消退后手法复位。(4)张力性水泡的处理皮肤有水泡者,应清洁皮肤,用注射针头穿
破水泡,红药水涂搽或凡士林包扎后悬吊。(5)
肢端缺血的处理肢端有缺血者需手法纠正骨端对血管的卡压,然后用石膏托保护,并使用活血、抗痉挛、脱水等药,持续观察血运情况,如果无改善则需立即手术探查。(6)术后处理注意外固定的松紧度,以维持良好的固定和保护肢体的正常血运。(7)予以田七末1.5―3g内服。可予中药煎剂内服。(二)中医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因此解剖应达到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保持关节面平整;要较好的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固定要牢固,早期进行练功活动,使肘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1.中药内治法根据骨折三期辨证原则,早期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药以桃仁承气汤、七厘散加减;中期宜舒筋活络、接骨续筋,方药以舒筋活血汤、接骨丹加减;后期以补养气血、健补脾胃为治则,方药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加减。2.手法复位有移位的骨折可采用下列手法整复。(1)牵引一手握上臂,另一助手把持前臂,肘关节在1200~1400半屈位,作对抗牵引,牵引时要轻轻用力,且应持续、稳妥地维持约3~5分钟,使重叠移位完全拉开。(2)抱髁术者用二手掌在肘两侧抱髁,并向中心挤压,目的是避免在牵引时加重两髁分离。(3)矫正侧方移位以右侧为例,远端若向桡侧移位时,抱外髁的左手掌根部徐徐向上臂移动到髁上。移动时,腕部掌面移动到外髁处紧贴皮肤,代替手掌大鱼际的抱髁作用。抱内髁的右手掌在对抗压力下,慢慢将二髁向外侧推挤。有时会听到骨折断端的摩擦音。然后右手紧贴皮肤,在稍加压力持续抱髁的情况下徐徐回到外髁处,恢复抱髁,可做对向挤压,矫正二髁近端的侧方分离。有时,也可让另一助手用拇指及食指由内、外髁的两侧面向中心挤压。(4)矫正前后移位术者手合为抱髁状,两手四指环抱肘前,两手拇指置桡骨鹰嘴处,二拇指推骨折远端向前,二手四指拉近端向背,两手掌同时对向挤压二髁,持握前臂牵引的助手同时屈肘到900,做顺势配合。其目的是在保持二髁复位的同时,又矫正前后移位。(5)向中心推挤一般的骨折经上述手法,即可基本复位,但常因远端的两髁近端受两侧关节韧带的牵拉,使滑车关节面不平,因而术者一手继续抱髁,由另一手在髁上向中心挤按。3.固定方法骨折复位后,在维持牵引下,术者用两手捏住骨折部,用上臂超肘关节夹板固定,夹板规格和固定垫的放置位置和包扎方法同肱骨髁上骨折。如两髁旋转分离移位明显,在内外髁上髁部可加一空心垫。伸直型骨折肘关节屈曲位固定,三角巾悬吊,固定4―6周。屈曲位骨折肘关节先伸直固定3周,再换成短夹板屈肘位继续固定2―3周。4.练功活动应贯穿于骨折治疗的整个过程,强调早期进行练功活动。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作伸屈手指、腕关节及握拳活动。3~5天后,即开始练习肘关节和自动伸屈活动。一般10~20度活动范围起,以后逐渐加大活动范围。2~3周后,活动范围可逐步加至40―50度。解除夹板后,除作主动活动外,可配合药物熏洗和轻手法按摩,忌用强力作被动活动。(三)西医治疗1.治疗原则一度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牵引或石膏固定;对严重开放性骨折、整复失败及固定不稳且鹰嘴牵引无效的二、三、四度骨折的年轻患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具体措施若肘关节肿胀较为严重,可首先进行尺骨鹰嘴牵引或前臂皮肤牵引,以利于肿胀的消退。一度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外固定,一旦骨折有有足够的愈合时就逐渐关节活动锻炼。3.并发症的防治原则同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四)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开放性骨折。(2)手法复位失败的严重骨折。(3)有神经、血管损伤者。2.术式选择切开复位,钢板或多枚斯氏针或两者联合内固定术。钢板类型有三叶型、人字型,也可用2枚4孔钢板给予人字型固定骨折远、近端,内外髁部用长螺钉贯穿。注意勿伤及尺神经。(五)围手术期处理1.手术前骨折后应尽早手术,或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必要时行牵引,防止张力性水泡产生,如已形成张力性水泡,外涂红汞,加压包扎,待皮肤条件允许,再行手术治疗。2.手术后根据固定方式选择性运用外固定,待肿胀消退后指导其行肘部功能锻炼,辅以手法按摩舒筋活络,帮助关节活动。禁止大力扳按活动,以防止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本搜索引擎只做信息搜索使用,仅供医生和患者参考,处方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