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16:38:49 来源:www.studa.net
660例宫颈息肉的临床分析,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摘要:目的:评价宫颈息肉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某院17368名妇女常规妇科普查,对发现宫颈息肉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宫颈息肉660例,发病率为3.8%,好发于30~48岁妇女,经产妇多于未产妇,临床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白带增多,74.1%伴有慢性宫颈炎,息肉全部手术治疗。结论:慢性宫颈炎是宫颈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宫颈息肉存在癌变的危险性,必须及时诊断处理,同时还要对慢性宫颈炎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关键词:宫颈息肉;慢性宫颈炎;
流行病学宫颈息肉是最常见的宫颈病变之一,为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1],一般呈良性经过,极少数病例可由于息肉的上皮过度增生以至异型增生而恶变为表皮样癌或腺癌[2],提示临床上要重视宫颈息肉的根除和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本研究就发现的宫颈息肉病例作如下分析。
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检查治疗宫颈息肉660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送病理检查后确诊。
我院行妇科检查的人数为17368例,查出宫颈息肉660例,发病率为3.8%。
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1岁。发病高峰年龄为30~48岁,有495例,占75%;60岁以上的病例仅12例,占1.8%。作χ2检验,χ2=26.43,χ2>χ20.01(1),P<0.01,各年龄组发病情况有显著不同。
有孕产史的431例,占65.3%;已婚未育者229例,占34.7%。利用SPSS统计软件作χ2检验,χ2=8.7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点滴状出血,白带增多呈黄色,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偶有出血多者似月经量且常发生在性交后,部分病例伴有其它症状,如外阴搔痒56例占8.5%,腰骶部不适32例占4.8%等等,也有37.3%的病例无任何症状。见表1。
息肉为一个或多个不等,色红,呈舌形,多以悬垂样由宫颈管内向宫口外生长,少数在宫颈管内生长。其中105例合并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占16%,86例合并盆腔炎占13%,另外还有合并子宫肌瘤、腺肌症、附件囊肿等32例,而大部分患者伴有宫颈糜烂,少数也可表现为表面光滑或宫颈肥大。见表2。表1宫颈息肉常见症状637例经阴道行单纯宫颈息肉摘除术,有14例行全子宫切除,其中1例为反复发作呈簇状,经搔刮电灼仍复发,且伴有出血感染;5例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8例合并子宫肌瘤等其它妇科疾病。9例行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其中4例CINⅡ级,5例CINⅢ级。由于慢性宫颈炎是宫颈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处理宫颈息肉的同时对慢性宫颈炎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