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巩膜炎

表层巩膜炎

时间 : 2009-12-05 11:29:29 来源:www.clinixoft.com

[摘要]

医宝问病网 - 科凌力医学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表层巩膜炎

表层巩膜炎SuperficialscleritisSclertisH15.0浅层巩膜炎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表层巩膜炎是一种复发性、暂时性、自限性的巩膜表层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以无明显刺激症状的眼红为特征。常发生于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的区域内,并以睑裂暴露部位最常见,复发病变可出现在原部位或在不同部位。可以反复发病,持续数年。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约1/3的病人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目前表层巩膜炎的病因尚未明了,1/3的病人可伴发红斑、痤疮、痛风、感染、或胶原血管病。一般分为结节性和单纯性两型。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浅层巩膜炎是指围绕眼球中纬线前,角膜周围球结膜下的纤维组织,与巩膜浅层组织的炎症。该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为自觉疼痛、畏光和流泪,炎症局部有深红色结节状隆起,一般不形成溃疡。临床上可分为周期性与结节性两种。本病多见于年轻人,约2/3患者为单眼发病,男女皆可患病。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多种多样,有些至今尚不明了,约30%的病眼与全身病有关,概括起来可有以下几种:(一)内源性:由全身性疾病而来,一般多由于结核、风湿及病灶感染的过敏反应。也可见于结节病、麻风、梅毒及病毒感染等。(二)外源性:由外伤或结膜感染而来,以及外界化学性或动植物刺激所引起。但外源性感染较少见。(三)胶原纤维病的眼部表现:如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疾病。(四)继发感染:由结膜、角膜、色素膜、眼眶周围组织等邻近组织的炎症直接蔓延而来。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一)结节性表层巩膜炎(nodularepiscleritis)较常见,常急性发病,以局限性充血性结节样隆起为特征。结节多为单发,也可表现为多个结节。结节呈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mm,可被推动。结节及周围结膜充血和水肿。有疼痛和压痛,以及轻度刺激症状,但一般不影响视力。每次发病持续约2周左右,炎症逐渐消退,2/3的病人可多次复发。(二)单纯性表层巩膜炎(simpleepiscleritis)发病突然,每次持续1至数天,然后自然消退。可多次反复发病,妇女多于月经期发作,但复发部位不固定。(三)发病时,病变部位巩膜表层和球结膜呈扇形、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呈暗红色外观。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轻微疼痛和灼热感,有时可伴有眼睑神经血管性水肿,视力多不受影响。偶有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引起瞳孔缩小和暂时性近视。陈瑛;《医师速查丛书・五官科速查》(一)单纯性表层巩膜炎(周期性表层巩膜炎):病变部位巩膜表层和球结膜呈弥漫性充血和水肿,色调火红,多局限于某一象限,呈周期性发作,发作突然,数天即愈,复发的部位不固定。发作时有灼热感和轻微疼痛,可伴有神经血管性眼睑水肿。(二)结节性表层巩膜炎:以局限性结节样隆起为特征,结节直径2-3mm,有时可达碗豆大小,可有数个,呈暗红色,表面及周围结膜充血水肿,有疼痛、压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常合并轻度虹膜炎,易复发。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周期性浅层巩膜炎:常双侧发病,患眼有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泪。局限性或弥散性球结膜及浅层巩膜血管扩张及水肿,呈紫红色,多不影响视力。常突然发病,持续时间短,多为数小时或数日不等,但在一定时间内又可复发,复发不限于一眼或同一部位。(二)结节性浅层巩膜炎:为浅层巩膜组织呈局限性结节状炎性病变,常合并有其它全身情况,如胶原血管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单纯疱疹及痛风等。常为急性发病,有眼红、羞明、疼痛、触痛和溢泪等症状。最初常在角膜缘附近巩膜表层出现一个或数个微凸的局限性小结节,呈紫红色,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数毫米左右,在结节的表面,球结膜也局限性充血水肿,用手指可自如推动而无粘连,病灶以外的球结膜及巩膜颜色正常。结节有触痛,不化脓也不形成溃疡,数周后结节变扁平,色转白,最后完全吸收,炎症消退,留下表面轻度凹陷、色青灰并有与球结膜粘连的疤痕。本病易复发,有时一个结节消退而另一个又出现,病程可迁延数月至数年。少数可合并色素膜炎,此时充血及水肿较强。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变态反应,反复发作。(二)病变多位于巩膜表层,赤道前部于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之间。(三)结节型:以局限性结节为特点,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深部血管扩张为紫红色,球结膜充血为红色,并可以推动。痛风性结节为鲜红色:结核性结节顶端为黄色:化脓性结节含有脓液;病毒性结节不明显。结节触痛明显。(四)周期型:多见于妇女月经期,周期性复发,发作时间短暂;病变位于巩膜表层与球结膜呈弥漫性水肿及充血,严重者伴有偏头痛。具备第1-2项兼第3-4项之一即可诊断。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表层巩膜炎应与结膜炎和巩膜炎相鉴别。(一)结膜的血管可推动,结膜炎时,充血为弥漫性,且多伴有分泌物;而表层巩膜血管相对不可移动,表层巩膜炎多局限在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的区域内,不累及睑结膜,充血的血管呈放射状垂直走行,从角膜缘向后延伸。(二)表层巩膜炎的充血和水肿仅局限在巩膜表层,不累及其下的巩膜,通过裂隙灯光束可清楚辨认。其充血多呈暗红色,滴肾上腺素后血管迅速变白,而更为深层的巩膜炎充血为紫红色,滴肾上腺素后也不易退色。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与泡性结膜炎和疖肿转移性巩膜表层炎进行鉴别。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一)本病为自限性,通常可在1~2周内自愈,几乎不产生永久性眼球损害,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二)局部滴用血管收缩剂可减轻充血。(三)若病人感觉疼痛,可用0.5可的松眼液、或0.1%地塞米松眼液点眼,必要时可全身应用非甾体消炎药或糖皮质激素药物。陈瑛:《医师速查丛书・五官科速查》(一)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如0.5%考的松或0.1%地塞米松,或用消炎痛滴眼液。(二)并发虹膜炎时,应滴1%阿托品散瞳。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病因治疗:尽可能寻找出病因,针对性用药,以防复发。但每个具体病例病因诊断常较困难。(二)皮质类固醇应用:1.滴眼液:可用0.5%可的松溶液或0.05%-0.1%地塞米松溶液;2.眼膏:如0.025%氢化羟基保泰松眼膏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3.结膜下注射:0.5%可的松溶液0.4ml或2.5%强的松龙溶液0.3ml,待吸收后再注射第二次,现常用0.5%地塞米松1ml注射,较易吸收,一日或隔日一次;4.口服:常用强的松片20-30mg晨饭后顿服,症状缓解后递减;5.静脉注射:对病情较重或复发者,可静脉点滴,常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0.9%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30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5-7日后递减。(三)非甾体激素应用:常用消炎痛或羟基保泰松片口服,前者常用25mg,后者200mg每日3次,待炎症控制后再服一周。(四)色甘酸二钠应用:2%色甘酸二钠溶液局部滴眼。(五)微量血管收缩剂的应用:用0.12%新福林溶液或0.5%氯霉素溶液(或其它滴眼溶液)10ml加10滴1:1000的肾上腺素溶液滴眼,每日3-4次。(六)滴1%狄奥宁滴眼溶液或涂黄色氧化汞眼膏。(七)物理疗法:1.离子透入法:以2%氯化钙(为脱敏消炎)、0.5%水杨酸钠或可的松溶液(治疗风湿性巩膜炎)、1%链霉素或结核菌素(治疗结核性巩膜炎)、或0.5%维生素C进行电离子透入;2.放射疗法:对疗效不显著的顽固性巩膜炎,可加用90锶照射或行X线放射治疗;3.紫外线疗法:用0.5-1生物剂量照射局部,隔日1次(每次同剂量),10次为1疗程,间歇照射2-3疗程;4.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八)一般处理:用1%硫酸阿托品溶液散瞳,0.5%氯霉素或其它抗菌溶液滴眼,口服大量维生素C。患者疼痛时适当应用止痛镇静剂等。1.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1132.陈瑛:《医师速查丛书・五官科速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P373.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P21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表层巩膜炎 ”相似的文章

更多>>

巩膜炎疾病

由于巩膜炎多见于免疫原性及过敏原性的事实,所以,在治疗前除病史及全身和局部的特征性体征可作为诊断依据外,进行相应的全身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也是必要的。 (一)全身检查 胸部,脊柱,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