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时间 : 2009-12-05 19:39:12 来源:www.caaa.cn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二类动物疫病原发表日期:2004-03-15-------------------------------------------------------------------------------------------------------  本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多种家畜和人的共患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急性病例的临床特征主要呈现短期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黏膜及皮肤的坏死等症状。但大多数动物都是隐性感染,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是螺旋体属的成员。虫体呈细长丝状,具有紧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不易被普通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用姬姆萨液染色时呈淡紫红色;用镀银法染色着色较好,呈棕黑色。

2 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在微碱并含有一定腐殖质(如稻田水)和淤泥中可长期生存,是一种以水传播的疫病。动物感染后,病原体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污染水源、土壤、饲料、牛栏、用具等。本病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和在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传播。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夏秋季多见,幼畜较成年畜易感而且病情严重。
  该病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可感染,鼠类最易感,也是最重要的贮存宿主。其次是猪、水牛、牛、鸭,再次是羊、马、骆驼、兔、猫。家禽也可感染。

3 临床症状

  牛:在我国从牛分离出9个型的钩端螺旋体,以波摩那群为主,黄疸出血群次之,常缺乏典型的症状,仅见消瘦、腹泻。
  典型病例取急性经过,病初体温高在40.5~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镜干燥,甚至龟裂,逐渐消瘦。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泌乳,乳色变黄呈初乳状,并常有血凝块。有的发生流产病后2~3天,可视黏膜黄染,同时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牛常在口腔黏膜、耳、头、乳房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皮肤发生坏死。慢性病例呈间歇热,病牛逐渐消瘦,黄疸及血红蛋白尿时隐时现。
  猪:猪的钩端螺旋体病较普遍。我国已从猪体内分离出14个菌型,主要是波摩那群,其次为犬热群。大多数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多见于仔猪,呈现短时间发热(39.8~41℃左右)及结膜炎。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可视黏膜黄染,头部浮肿。皮肤弹性降低,后期出现皮肤坏死,尿淡黄色及至褐色。妊娠后期的母猪常发生流产和死胎。  
  马:大多为隐性感染,急性病例较少。  
  急性病马的症状与牛相似,主要呈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结膜炎,可视黏膜黄染。尿量少,尿液黏稠,呈黄红色豆油样。妊马流产,血红蛋白量减少,白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国内外资料认为,马的周期性眼炎是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期的一种表现形式。

4 病理变化

  病畜皮肤常有坏死灶,可视黏膜、皮下组织黄染。肝脏肿大呈黄褐色至红褐色。肾表面及切面可见灰白色小病灶,有时可见出血点。脾稍肿或不肿大。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明显,呈浆液性、卡他性或增生性淋巴结炎。肺脏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心脏淡红色,心肌切面横纹消失。

5 诊断

5.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分离培养(用半固态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做分离培养,培养物应用暗视野镜检)。
  血清学检查:显微凝集试验(主要用于群体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用于新近感染病原测定与攻毒试验)。
  病原采集:急性发病动物的内脏器官(肝、肺、肾、脑)及体液(血、乳、脑脊液、胸水、腹水),或慢性感染母畜的流产胎儿。带菌动物的肾、尿道或生殖道。
5.3鉴别诊断
  应与血孢子虫病、产后血红蛋白尿、细菌性血红蛋白尿、马传染性贫血以及其他病原所致的黄疸、流产等相区别。

6 防治

  消灭鼠类和野犬。不从疫区引进家畜,必须引进时应隔离检疫。注意饮水卫生,隔离病畜,严防病畜尿液污染饮水和饲料。污染场所和用具可用1%石炭酸或O.1%升汞或O.5%福尔马林消毒。牛、猪要分开饲养,不能共用运动场和牧地。
  常发病地区,可接种钩端螺体菌苗。病原体未定型时应接种多价苗,定型后可按种接种单价苗。治疗可用青霉素,其他如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对本病都有较好疗效。此外,新砷凡纳明(九一四)也有很好疗效。

  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10-58677700转信息中心。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钩端螺旋体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钩端螺旋体病疾病

1.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黄疸出血型常增高,白细胞总数>20×109/L或<4×109/L者少见,血沉常持续增高,黄疸出血型更显著,早期尿内可有少量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