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时间 : 2009-12-05 15:22:10 来源:sdxiejin.haodf.com

[摘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_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进大夫个人网站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问骨折46例。结果所有病人在术后6~31d(平均13.2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术后发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Hipjointreplacementforthetreatmentof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intheelderly

(TheAffiliatedHospit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CM,Shandongprovince250012)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dtheclinicalresultsofthebipolarprostheticreplacementforthetreatmentofunstable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inelderlypatients.Methods:46casesofunstable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ntheadvancedageswhoweretreatedwithhipjoint.Results:Allpatientsregainedtheirpre―operativewalkingabilitymoreoftenbythethree―monthreview.Walkingweight―beatingwasbegun13.2day(6~31d)post―operation.Noseriouscomplicationoccurred.Conclusion:Forelderlypatientswithunstable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especiallywithextensiveosteoporosis,cementedbipolarprostheticarthroplastymaybethebetterchoicethaninternalfixationintheadvantageofearlierfunctionalrecoveryandlowercomplications.

KEYWORDS:Bipolararthroplasty;Elderlypatients;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生率明显增多。虽然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优点已得到大部分骨科医生的肯定,但对于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常因内固定不牢固或因长时间卧床而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导致治疗失败。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1.1一般资料

本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70~89岁,平均81.2岁。致伤原因均为行走时摔倒。大部分病人伴有内科系统疾病,其中脑梗塞后遗症12例,心功能不全17例,糖尿病26例。骨折类型按Evans-Jensen分类[1],ⅡA型12例,ⅡB型19例,Ⅲ型15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骨质疏松程度按照Singh指数评价,Ⅱ级12例,Ⅲ级25例,Ⅳ级9例。1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6例采用半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皮肤牵引术,完成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内科医生处理内科合并症。手术采用硬膜外麻或全麻,经髋后外侧入路,逐层进入,切除部分关节囊,在小粗隆上方截断股骨颈,保留股骨距1.5cm。取出股骨头将部分股骨颈甚至带一部分粗隆的股骨颈,用复位钳保护好固定于骨折远端。扩锉髋臼至髋臼凹平软骨面完全磨掉,填放骨水泥,置入髋臼假体杯。保护好残留股骨颈,扩髓、修凿骨髓腔。冲洗髓腔,安放髓腔塞或骨塞。填放入骨水泥、置人股骨假体柄,待骨水泥干固后,复位、止血、冲洗、安放引流管缝合。若股骨距粉碎或缺损,取股骨颈部的皮质骨或用骨水泥重建股骨距,再行标准骨水泥型人工假体操作技术。

2.1一般情况本组46例病人无1例在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l6~33天,平均22.1天,下地时间6~31天,平均l3.2天。

2.2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法,对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术后3、6、12个月评分分别为83.4±6.9、90.2±6.3、94.5±5.3。

2.3术后并发症术后旱期并发症有8例(其中全髋置换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经溶栓、抗凝治疗治愈,1例为患肢静脉曲张引起的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关节脱位,经再次手术治愈。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关键有二:一为降低死亡率,二为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2]。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选择,多数学者倾向于后者,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目前还是以内固定为主,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它具有内固定不能达到的效果。分析本组病例可以看出人工关节置换能在较短时间恢复患肢功能到损伤前的水平,减少卧床时间,能早期下地负重行走,避免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并且缩短了住院及康复时间,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当然,这里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严格选择病例和掌握手术标准,年龄并不作为主要因素,主要应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心肺功能不全、脑血栓后遗症、不易长期卧床、预计寿命在5~10年以内的患者,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其次分析骨质疏松情况,如果有明显骨质疏松,估计内固定螺钉不牢固,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

Otani[3]等对全髋置换术后近端股骨负荷的力学研究,进一步发现正常近端股骨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而不能承受较大的环状负荷,股骨矩碎裂失去了其坚强的支撑作用,压缩载体不能有效传递到小转子下股骨内侧皮质,其承载能力下降,压缩载体将集中于股骨上段,易发生假体松动或下沉,因此为保证人工假体稳定性的同时为骨水泥提供必要的骨性支撑,行股骨粗隆部骨质重建是非常重要的。若股骨矩骨质完整或大部分完整,可将两钢丝绕过股骨上段后侧在粗隆下方捆扎固定;粗隆部前后部骨皮质若与股骨矩或大粗隆相连续可随之一并固定;若骨质粉碎明显且范围不大时可去除碎骨片用骨水泥重建。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年龄越大,对手术的耐受力越差,又因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衰退,且内科合并症较多,其身体的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往往低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大。因此,积极配合内科医生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加强术后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的护理要有针对性,即注重生活护理又要注重心理调整,防止或减少卧床并发症。术后的治疗要像术前一样高度重视,即要注意原有并发症的变化,又要注意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它新情况的出现。

[1]BruceD.Browner,JesseB.Jupiter,AlanM,eta1.Skeletaltrauma[J].2001,1839―1841.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66

[3]OtaniT,WhitesideLA,WhiteSE.Theeffectofaxialandtorsionalloadingonstraindistributionintheproximalfemurasrelatedtocementlesstotalhiparthroplasty[J].ClinOrthopRes,1993,292:376―383.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影象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 和MRI检查: 1、X线检查: 本病的检查常规使用X线检查,一般可以查见骨折的情况,但在一些特殊的骨折类型中,如不完全性骨折,疲劳性骨折,由于...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