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股骨髁骨折

PA系列骨端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职称论文,毕业论

时间 : 2009-12-05 14:28:16 来源:www.tenyun.com

[摘要]

专业论文代写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692-02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股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髁至股骨干干骺端的联结部,也即密质骨和松质骨的移行部位的骨折,大多数病例为高速损伤及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692-02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  股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髁至股骨干干骺端的联结部,也即密质骨和松质骨的移行部位的骨折,大多数病例为高速损伤及由高处坠落所致。由于骨折是股骨下端距关节面15cm以内,因其邻近膝关节,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膝关节功能,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目前临床上常用钢板螺丝钉固定或髓内钉固定。我科2005年7月~2006年10月使用PA系列股骨远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2005年7月~2006年10月共治疗18例股骨髁上骨折。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2~55岁。其中直接暴力14例,间接暴力4例,直接暴力为车祸伤和重物砸伤。骨折按AO分型:A1型5例,A2型7例,A3型6例,本组无开放性骨折,也不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均先行骨牵引3~7天后,再行手术治疗。    1.2治疗情况  1.2.1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物为常州市武进第三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见图1)。PA系列股骨远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长度有3、4、5、6、7、8、9、10、11、12孔,材质分为不锈钢和纯钛,由于钢板以大量人体骨骼数据为基础,外观依照关节缘表面的3D圆弧曲线设计,弯曲面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可平整贴于骨骼表面上,无需再次折弯。  1.2.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取股外侧直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分离股外侧肌,切开关节囊及骨膜进行剥离,髌骨向内翻,显露股骨外髁、骨折上下端,于股骨骨折远端与股骨纵轴垂直钻入1~2枚直径2.5mm的骨圆针,便于牵引复位,然后屈膝45~90度,将股骨干与髁部复位,对其间的碎骨片不要强求解剖复位,利用残存的解剖标志,恢复股骨髁及股骨干的解剖形态,只要骨折远近端对线好,碎骨片排列好即可,必要时用克氏针由外向内穿行临时固定骨折断端,内固定材料采用PA系列股骨远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钢板头部放置在股骨远端膨大的部分,距关节面0.5~1.5cm,钢板与股骨髁、股骨下段贴合紧密后,持骨器把钢板固定在股骨下段,用松质骨螺丝钉将骨折远端固定,近端用皮质骨螺丝钉固定,观察骨质缺损情况,必要时植骨,拔除克氏针,安放引流,关闭切口。  1.2.3术后处理:术后病人屈膝15~30度,24~48小时后当引流量减少为50ml/d,拔除引流管,加强护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三天开始患肢主动肌肉收缩锻炼,并开始使用下肢功能康复仪(CPM)对膝关节进行被动锻炼,防止膝关节伸膝装置发生粘连。术后12~14天拆线,术后4周左右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8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12~14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无保护下负重行走,1年后取出固定物。术前术后X线示骨折情况见图2。  1.2.4疗效评定标准:采用Kolmert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优:膝关节完全伸直,屈120度,无疼痛和成角,短缩60度,常有轻痛,内外成角10度,短缩>3cm。  1.2.5治疗结果:本组病人解剖复位14例,接近解剖复位4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或骨的感染,本组18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0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24周,无1例发生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钢板或螺丝钉松动、内固定处的软组织肿痛不适等,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均优良,其中优17例,占94.4%,良1例,占5.56%。    2讨论    2.1骨折的特点:股骨远端是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股骨远端向两侧和后方扩大形成内、外侧股骨髁,中间以髁间窝相隔,两髁的关节面向前逐渐变平,于前方连接,形成一矢状面的浅凹。与髌骨相关节,内、外侧股骨髁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均成凸形,内、外侧股骨髁前后长轴互不平行而向后分开,内侧轴较外侧轴倾斜更加明显,并与关节面横轴呈120度交角,解剖形态复杂,因此骨髁上骨折在治疗上极为困难,传统牵引或石膏不仅治疗时间长,而且难以达到解剖复位,不能早期进行膝关节活动,常出现股四头肌萎缩、膝内外翻、旋转、短缩畸形、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有以下特点:多发性、粉碎性、不稳定性,多有骨缺损,由于腓肠肌内、外侧头起始于股骨内外髁后面,肌力强大,远端骨折片极易向后移位,复位固定均较困难,如修复不满意,复位不当,可发生膝内外翻畸形,固定不牢,术后不能立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则将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易造成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因此,股骨髁上骨折治疗的关节是骨折准确解剖复位和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在治疗上主张遵循AO治疗原则: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无痛性活动。  2.2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内固定材料可分为钢板螺丝钉固定系统与髓内钉固定系统两大类。髓内钉固定系统中,Ender钉、Zickel髓内针、Push钉被较早用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但由于难以达到解剖复位、对骨折无加压作用、髓内钉退出、不能有效控制旋转等弊端,疗效不尽人意。逆行交锁髓内针近几年也被一些学者用于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术中膝关节暴露时间长、创伤大,常导致膝关节功能受限,甚至僵直,且需2次切开取除内固定,如患者膝关节活动障碍,则髓内针难以取出,其他断钉、感染、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亦不少见。钢板螺丝钉固定系统包括AO髁钢板、髁支撑钢板及DCS,AO髁钢板较坚强,难以塑形,安放时定位困难,固定不当易发生内、外翻畸形,术后并发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Merchon等经过5年随访发现,优良率仅为52.3%,并发症高达37.5%。髁支撑钢板适用于低位髁上骨折,钢板本身硬度较低,可以塑形,易发生膝内翻及不连等并发症,尤其是内侧骨皮质缺损的患者,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8]。DCS固定可靠,DCS虽然对大部分A型股骨髁上骨折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低位髁上骨折难以可靠固定,且髁螺钉扩孔时,大量松质骨被刮除,手术创伤较大。  2.3PA系列股骨无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PA是Periarticular的简称,意为关节周围)以大量人体骨骼数据为基础,外观依照关节缘表面的3D圆弧曲线设计,弯曲面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平整贴于骨骼表面上,可直接应用于各种股骨髁上骨折,无需再次折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由于钢板平均施压在骨骼上,关节缘骨折得到各角度稳定的支持及动力加压,提高骨折的愈合效果。钢板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关节部位钢板的厚度,接近膝关节处减少了骨端钢板厚度,搭配使用扁平型螺帽螺丝钉,降低皮肤表层突出的异物感,可避免刺激软组织,并且避免由此造成病人术后的不舒适感而影响关节活动。特殊设计的双向自加压钉孔,长圆形自加压钉孔允许螺钉最大达纵向41度、横向19度倾斜固定,便于螺钉固定方向与骨折线垂直,更符合生物力学特性。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囊等软组织纤维化和挛缩,防止软骨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从而防止膝关节强直,并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口消肿,加速骨折愈合[9]。  通过本组18例病人的随访观察,PA系列股骨远端外侧骨端解剖型接骨板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膝关节活动,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PA系列骨端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李 飚 唐晓斌 唐小军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PA系列骨端解剖...”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股骨髁骨折疾病

对于怀疑是本病的患者,应进行以下的一些检查: (一)应检查足, 趾活动情况,足背感觉,足背动脉搏 动情况,排除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 (二)如果病人情况允许,应同时检查膝部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有否损伤。 (三)...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