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06:47:17 来源:www.nfgk.com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骨外新生骨的非肿瘤性生长,其另一名称为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有几种临床亚型: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是指创伤以后骨外出现的新生骨。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多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纤维化和骨化,常见于上肢和背部,能导致残疾,最终致命。骨化性肌炎也是一种瘫痪的公认并发症,发生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骨化性肌炎最常发生于十几和二十几岁,有创伤史的病人的手臂和大腿。股四头肌和肱肌最常受累。骨化性肌炎表现为受伤以后的一到两周病变部位的迅速肿大和显著疼痛。病人表现为病变部位的肿胀和皮温升高,以及合并血沉和碱性磷酸酶升高。临床表现与骨肉瘤的区别(二者发生在同一年龄段,常须需鉴别)是骨化性肌炎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减轻,而骨肉瘤疼痛加剧。骨化性肌炎在伤后的2-4周可以在平片上看到。这种病变开始在周围钙化,向中心发展。骨扫描表现出该区域的摄入增高。骨肉瘤的骨化是从中心开始向四周发展。CT扫描有助于描述被周围密度增高包围的中心透亮征。大体检查,骨化性肌炎有一层骨壳和棕红的软的中心。肿块可以通过一个柄联于骨骼或与骨膜联为一体,或者肿块只与肌肉相连。镜下,骨化性肌炎的周围和中心表现不同。急性期,可以看到浸润在肌肉中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大约2-3周,类骨质开始在周围产生,纤维组织开始在壳周围产生。病变的中心是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的不规则的团块。向周围移动,可以看到紊乱的类骨质岛。在病变的边缘,板层骨小梁和编织骨出现。也可能有软骨成分。这个过程与骨肉瘤从病变中心开始骨化的过程正好相反。关于骨化性肌炎的病因学,有几种理论: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机化的血肿;另一些作者认为骨膜被推入肌肉或成骨细胞从骨膜脱落导致;结缔组织细胞发生组织转化也是一种可能。骨化性肌炎的治疗通常是保守治疗,禁止早期手术。骨扫描证明活动下降之后,切除才成为一种选择。如果不进行处理,肿块的会缩小。
共1页|<首页<上一页1>尾页>|【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下一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