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11:36:09 来源:www.kq88.com
下颌骨血管瘤的临床诊治及分析(附二例报告),口腔外科 口腔颌面肿瘤 口腔肿瘤 口腔美容整形 拔牙 口腔手术 唇裂 腭裂 牙龈癌 口腔癌 兔唇 牙科整形 牙科美容
作者:周明 华培生 文章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11-1016:21:40 【博客】【论坛】【投稿】【打印】【关闭】颌骨血管瘤是临床上很少见的血管瘤性疾病,但却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疾病,临床上曾有拔牙和手术引起颌骨血管瘤破裂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的多例报告。本科室收治二例下颌骨血管瘤患者并经手术治疗达到治愈。临床资料 病例1:王某,男,25岁,左下层牙区牙龈反复肿胀并出血十余年,无特殊即往史。门诊检查见左后牙区牙龈肿胀,血液检查均正常,X片线报告颌骨无异常症象。初诊为牙龈瘤,作病理切片时大量涌血。病检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明确诊断后作下颌骨切除术+植骨术,术前首先作左颈外动结扎术,但术中切除瘤体及颌骨时大量出血近千毫升。术中输血600毫升,术后愈合良好,病检报告为下颌骨血管瘤。 病例2:邓某,男,21岁,右下后牙区牙龈肿胀并反复出血八余年,初诊为牙龈瘤,曾作牙龈瘤切除术及拔牙术,术后半年反复出血,门诊检查右下颌区牙龈肿胀明显,压迫易出血,血液检查均未见异常,X线片报告血管无异常症像,诊断为牙龈瘤复发,作局部组织切片时出现大量出血症状,病检报告软组织内有海绵状血管病分布,确诊为颌骨血管瘤后作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前作右颈外动脉结扎术,术中仍大量出血近千毫升。曾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输血约600毫升,术后愈后良好,病检报告为下颌骨血管瘤。结果与讨论 从本科二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文献复习,总结到以下经验及体会: 1. 性别、年龄及部位:多见于青年男性,下颌骨 2. 临床表现:没有明确诱因的牙龈自发出血为常见病状,局部牙龈肿胀。 3. 病理表现:主要分为毛细血管型和海绵型或混合型。临床确认须靠病检。 4. X线表现:有报告认为颌骨血管瘤表现骨质稀疏,有呈蜂窝状或皂泡样透影区,但本二例病例均无特异性,因此颌骨血管瘤的X线表现不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5. 诊断: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早期诊断很困难,没有一般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龈瘤,因此对病史时间较长,加上原因不明又发生于相同部位的牙龈肿胀及反复出血,血液分析又非血液性疾病的患者,就应考虑颌骨血管瘤的可能,而且绝对不宜作活体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 6. 治疗:主要分为紧急出血的抢救和手术根治。由于颌骨血管瘤出血很凶险,要求迅速用明胶海棉或碘仿纱布压迫止血,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报告认为紧急作颈外动脉结扎术可达到减少出血目的。但从本二例手术过程看颈外动脉结扎术不能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手术方式:(1)结扎下齿槽血管,刮除血管瘤,保留舌侧骨板。(2)部分下颌骨矩形切除术。(3)下颌骨切除术加植骨术。对比本二例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我们主张采用部分下颌骨切除术为好。值得提醒的是,术者操作要迅速而准确,同时输血充足及备好一切应急措施。
责任编辑:姚红祥
上篇文章:灯盏细辛对金地鼠颊囊癌血管生成影响的形态特征研究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