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骨雅司病

雅司病: 一种被遗忘的疾病

时间 : 2009-12-05 03:14:41 来源:news.sohu.com

[摘要]

雅司病: 一种被遗忘的疾病

  什么是雅司病

  雅司病是一种慢性感染,主要侵害皮肤、骨头和软骨;

  该疾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温暖潮湿的热带地区;

  致病微生物是一种被称作雅司螺旋体的细菌,它是引起性病梅毒的梅毒螺旋体的一个亚种。然而,雅司病是一种非性病感染;

  受此病影响的人中约75%是15岁以下儿童(6-10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男女都会受到影响,没有任何种族能够豁免;

  雅司病主要通过与受感染者的直接皮肤接触进行传播;

  细菌侵入2-4周后,在侵入的皮肤部位出现一处损伤,如果不治疗,全身将会出现多处损伤;

  过分拥挤、个人卫生欠佳以及卫生设施差都会加剧疾病的传播;

  该疾病一般不致命,但可能慢慢损毁外形并导致残疾;

  雅司病只需要一剂便宜且有效的抗菌素-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以治愈该疾病。

  过去为控制雅司病所作的努力

  1950年至1970年期间,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46个国家领导了一场世界范围控制雅司病运动。

  所有这46个国家都通过巡回工作队开展了大规模运动,促使5000万人获得治疗。1970年时,该疾病的患病率降低了95%;

  因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许多国家令人遗憾地取消了纵向规划,将控制雅司病活动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以对付“最后的病例”。对雅司病控制活动的资源、关注和承诺逐渐消失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该疾病开始渐渐复苏,因此,1978年通过了一项世界卫生大会决议(WHA31.5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许多国家(特别是西非国家)重新企图努力控制该疾病,但由于缺乏政治意愿和资源,几年后以失败告终;

  1995年以来,一些区域和国家再度努力消灭该疾病,但缺乏全球协调。

  能否根除雅司病?

  专家们认为雅司病很容易得到控制并可能被根除,因为:

  该疾病只发生在人类身上;

  只剩下少数局限性病灶;

  已具备一种经济有效的强力治疗办法,只需注射一剂长效苄星青霉素;

  临床诊断可靠,仅需对卫生人员稍作培训;

  过去经验表明,在一些国家可以根除该疾病。最近,印度也根除了雅司病。

  过去的患病率

  1950年至1970年期间,5000万人接受了治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患病人数为250万人,其中46万是新病例。

  目前患病率

  目前患病率

  不清楚,因为全球(许多国家自1990年以来)没有关于该疾病的正式通报;

  东南亚,主要是印度尼西亚和东帝汶,每年报告约5000例新病例;

  一些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南撒哈拉非洲和西太平洋区域某些国家仍流行有雅司病。例如,据报告,2005年加纳约有26000例病例,巴布亚新几内亚约有18000例病例;

  目前不清楚美洲是否仍存在雅司病病例。

  迹象和症状

  雅司病有两个基本阶段:早期(有传染性)和晚期(无传染性)

  雅司病早期,在致病微生物侵入部位出现第一粒丘疹。这粒丘疹满含细菌,可以持续3至6个月,之后自然消退。如果不进行治疗,随后将导致皮肤损伤遍布全身,还可能出现骨痛骨病变。

  雅司病晚期是在初期感染五年以后,特征是鼻子、骨头坏损,手掌/足底角化过度。

  现场诊断主要以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如果一个人(75%是15岁以下儿童)生活在疾病流行地区并表现出下述一或多种迹象:

  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在一种特殊显微镜下检查皮肤病灶样本(暗视野检查)得到确认。对雅司病没有专门的血液检测,但由于它与引起梅毒的细菌密切相关,所以针对梅毒的血液检测也有助于诊断雅司病。

  肌内注射一剂苄星青霉素即有疗效。复发情况极少。成人剂量为120万单位,儿童为60万单位。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和强力霉素。

  如果不治疗,约10%的受感染者五年后可能出现损毁外形和致残的并发症,因为该疾病会严重毁坏皮肤和骨头。它还可能导致两腿、鼻子、硬腭和上颌畸形。

  没有疫苗能够预防雅司病。预防的基本原则就在于通过对感染者及与他们有接触的人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断疾病的传播。(转自:卫生部网站)

[我来说两句]
关键词: 疾病 卫生 世界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雅司病: 一种被遗...”相似的文章

更多>>

骨雅司病疾病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涂片 检查:皮肤溃疡的渗出物中可在涂片上找到大量的雅司螺旋体。 2、雅司病人的血清华康氏反应 均呈阳性或强阳性,但脑脊液的华康氏反应则均为阴性,说明螺旋体不侵犯中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