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13:15:29 来源:journal.shouxi.net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骨样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CT诊断、临床证实的25例骨样骨瘤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并与X线检查方法作比较。结果 骨样骨瘤的CT表现为瘤巢及其周围形成的程度不同的反应性骨硬化。结论
作者:刀成江,黄健,何开进,杨毕军,钟安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62医院放射科,云南普洱665000
加入收藏夹【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在骨样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CT诊断、临床证实的25例骨样骨瘤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并与X线检查方法作比较。结果骨样骨瘤的CT表现为瘤巢及其周围形成的程度不同的反应性骨硬化。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CT扫描易于发现骨样骨瘤的瘤巢,从而确诊本病。CT扫描在骨样骨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CT;骨样骨瘤;瘤巢;骨硬化
骨样骨瘤系一特殊类型的骨肿瘤,由成骨性结缔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故称为骨样骨瘤。肿瘤成熟后,一般不再生长,亦有发育成为正常骨质而自愈者。普通X线表现比临床症状出现为迟,常规X线检查阴性又不能除外早期骨样骨瘤[1]。而CT则能较早发现病灶,并能清楚显示其大小及内部结构。现将普通X线检查为阴性而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的25例骨样骨瘤患者行CT横断面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性别与年龄25例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30岁。
1.2发病部位本病多发生在长骨干,偶可发生在干骺端。本组发生在胫骨13例,股骨6例,肱骨4例,腰椎2例。
1.3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夜间加重,疼痛常常出现在病灶部位周围,但也有无疼痛者。多数病人服用阿斯匹林后疼痛缓解。
1.4CT表现25例行CT薄层扫描,均可见瘤巢,显示率为100%。6例位于长骨骨干的瘤巢在X线平片上被浓密的骨质增生硬化所遮盖,在CT横断面扫描能清楚显示。瘤巢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其中19例中心有钙化或骨化影,形成“牛眼征”。瘤巢直径3mm~18mm,平均11mm。瘤巢周围出现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12例可见软组织肿胀,特别是瘤巢位于关节囊内或邻近关节部位,其中5例还可见关节腔积液。
2.1瘤巢的部位胫骨近端骨骺13例,股骨干3例,股骨内侧髁2例,股骨转子1例,肱骨干4例,腰椎椎间小关节突2例。
2.2手术所见手术证实,25例CT术前检查诊断均正确,准确率为100%,手术见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其中21例瘤巢可见不同程度钙化,病变范围0.35cm~1.9cm,平均0.85cm,钙化大小0.2cm~0.9cm,平均0.5cm。19例在瘤巢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8例关节肿胀。15例有骨膜反应。17例骨髓腔内出现增生、吸收。
3讨论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骨肿瘤,临床疼痛为主要症状,国外文献报道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0%;而国内报道较少,仅为良性骨肿瘤的1.66%[2]。骨样骨瘤好发于青少年,很少有超过30岁。男性发病率要比女性多两倍。薄层CT扫描是目前显示骨样骨瘤的最佳方法,比X线平片和MRI能更准确地显示瘤巢,能够确诊平片上所不能诊断的可疑病例,尤其是适用于关节囊内、脊柱等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本组经CT扫描的25例病变全部清楚显示瘤巢,其中5例在平片上未见瘤巢,经CT扫描后得以显示。瘤巢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时,可发现软组织内密度稍减低,脂肪间隙不清,这些征象为瘤周水肿所致,但无一例见到骨髓腔的水肿。关节囊内的骨样骨瘤还可以引起关节腔内积液。CT能清楚显示瘤巢的大小,范围及其确切位置,以利于手术定位,保证瘤巢被完全切除。 骨样骨瘤在任何骨骼均可发生,特别是长管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常见于下肢的胫骨和股骨,肿瘤由瘤巢及其周围形成的程度不同的反应性骨硬化两部分组成。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是证实瘤巢的存在。骨样骨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宜,术中必须切除瘤巢防止肿瘤复发。据文献资料报道[3]和本组病例结果表明,骨样骨瘤通常只有一个,其大小不超过2cm,往往小于1.0cm,尤其在肿瘤早期体积更小,且为软组织密度,易被周围广泛性反应性骨质增生所掩盖,此时常规X线平片常由于爆光条件低、投照方向不准等原因难以显示。CT检查可以对肿瘤进行高分辨薄层放大靶扫描和矢冠图像重建,从而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范围以及相邻组织关系等细微特征,此时要求保证CT扫描切层的连续性和扫描参数的一致性。要获得良好的CT图像必须重视CT窗口技术,调整窗值条件。骨样骨瘤主要需与硬化性骨髓炎和慢性骨脓肿相鉴别,前者无软组织密度的瘤巢,后者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骨质破坏和周围软组织肿块明显。 CT扫描和矢冠状重建技术对骨样骨瘤的细微特征显示更为直接清晰,特别在X线无法发现瘤巢或肿瘤位于非长管状骨等复杂部位时更为理想,可以给影像和临床医生提供直观、形象的CT图像信息,进而准确诊断和彻底治疗本病。因此,CT扫描在骨样骨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534. [2]刘自君,刘瑞宗,刘昌茂等.骨肿瘤及瘤样病变12404例病理统计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6,(3);162~166. [3]丁建平.骨样骨瘤的X射线诊断(附16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27:396.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