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鼓室硬化症

浅谈硬化型乳突、鼓室硬化及耳硬化症的区别

时间 : 2009-12-05 13:01:59 来源:www.seeyi.net

[摘要]

在耳部病变CT检查和诊断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硬化型乳突、鼓室硬化和耳硬化症这样表面看来很相似的名词,很多人包括非专业的医生也会把它们混淆在一起,其实它们代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浅谈硬化型乳突、鼓室硬化及耳硬化症的区别来源:2008-10-209:12:12  在耳部病变CT检查和诊断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硬化型乳突、鼓室硬化和耳硬化症这样表面看来很相似的名词,很多人包括非专业的医生也会把它们混淆在一起,其实它们代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意思。硬化型乳突是正常乳突四种分型中的一种,其它三种分别为气化型、板障型和混合型,乳突分型的依据是乳突气房气化和发育的程度。硬化型乳突又叫坚实型乳突,CT表现为气房很小或缺如,皮质厚,乳突致密硬化,呈象牙样改变;临床上若合并感染,既不易引流亦不易形成骨质破坏,常引起粘膜组织增生,鼓膜松弛部充血坏死,形成胆脂瘤。  鼓室硬化亦称鼓室玻璃变性,系鼓室粘膜上皮沉积有斑块状胶原组织,通常累及鼓膜和/或鼓室粘膜,甚至听小骨、肌腱及其周围结构。目前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是粘膜长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或急性感染反复发作的结果,是中耳在长期慢性炎症愈合后所遗留的中耳结缔组织退行性变,是引起传导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CT上鼓室内的胶原组织斑块表现为软组织影,若发生钙化或骨化则为高密度影,形态上可有点状,筛网状、斑片状或条索状;鼓膜多有增厚或穿孔。  耳硬化症,又称耳海绵症,多见于白种人,原因不明,好发于女性,70-80%为双侧发病。基本病理变化是骨迷路中层的致密骨逐渐吸收,变为富含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海绵状骨,然后更生为新骨,病理变化分三期,充血期、海绵化期和硬化期。CT表现为早期溶骨性改变,骨密度减低,耳蜗、卵圆窗等骨性结构边缘模糊不清,至硬化期病变区骨密度明显增高致密,正常结构消失。  在鉴别诊断方面,硬化型乳突为正常表现,不要误认为是病变;耳硬化症的病变主要在内耳,鼓室硬化的病变主要在中耳,耳硬化症的鼓膜正常,鼓膜和/或鼓室内一般不会出现硬化斑块,乳突多为气化型,可帮助与鼓室硬化鉴别。[点击了解该病类各地医院,问诊信息>>]相关新闻儿童听力下降的四大因怎样训练婴儿听力怎样帮助宝宝保护听力小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早期发现儿童听力障碍引起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贵人语迟”可能是听力障碍造成的老年人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听障耽误治疗儿童不会说话儿童听力下降的“凶手”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浅谈硬化型乳突、...”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鼓室硬化症疾病

根据病史及耳镜检查、纯音测听以及声导抗测试、颞骨CT扫描等资料,诊断不难。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它包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测试。 测试基本原则:先作气导测听,并先测气导听阈...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