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红斑性肢痛症

红斑性肢痛症

时间 : 2009-12-05 01:50:20 来源:www.maiguanyan.com

[摘要]

根据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的“痹症”、“脚板痛”、“手足痛”等范畴,尤与“血痹针目类似。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血痹”的记载。《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指出了本病病因病机与正虚邪袭,寒凝经脉有关。宋代《圣济总录》记载的“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也颇与本病相近似。明代《普济方》对本病的病名及病因有较深刻的论述。至清代,对本病的症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冯氏锦囊秘录》云:“妇人脚十指,如热油者,此由营卫气虚,湿毒之气流注经络,……下攻脚则脚痛,其脚指如焚。”《疡医大全・奇病部》记载曰:“人脚板色红如火,不可落地。”并提出用祛火汤治疗。以上论述表明,古代医家对本病已有一定的认识。现代中医对红斑性肢痛症治疗的文章,最早见于1955年。50~60年代期间,临床报道甚少,且以针灸治疗为主,多取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经穴。70年代相继出现了刺血及耳电针等方法治疗,疗效比较好。80年代以后,在针灸治疗本病获得肯定疗效的基础上,辨证分型及专方治疗报道增多,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深入,所取药物大多根据证情而分别选用凉血散瘀、清热利湿、解毒和通络止痛之品,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从已有资料分析,无论用中药还是针灸治疗,其有效率都在90%以上。

关于中医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近年通过微循环观察发现,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态、管襻数目、清晰度、血流速度等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因而纠正微循环障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也有医者认为耳电针对本病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耳廓末梢感觉丰富,对痛觉敏感,当局部电刺激传入中枢时,可起到镇静、安眠及对大脑的保护作用,从而调整植物神经中枢,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目前尚存在临床观察样本数偏少,缺乏对照组的设立等问题,机理研究亦需进一步加强,以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红斑性肢痛症”相似的文章

更多>>

红斑性肢痛症疾病

1、血,尿常规 ,常有血小板增多及红细胞增多。 2、血生化常规,血生化检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多无特异性,但继发性红热肢痛症与原发病相关,药物和毒物检测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3、B超,彩超。 4、微循环检查 可见...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