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5 02:34:31 来源:www.day616.cn
作者:jaketer,更新日期:2009-11-1011:10:08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如病名所示,是肌肉逐渐萎缩,同时又发生脊髓侧索(锥体系)变性的疾病。 【种类】按起病方式及症状不同而分,有严重肌肉萎缩的叫脊髓进行性肌萎缩症;痉挛性瘫痪严重的叫痉挛性脊髓麻痹。有严重的吞咽及言语障碍等延髓症状的叫进行性球麻痹。 观察其经过,最后是相同的。这种疾病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是其特征,所以常被叫做运动神经元疾病,也包括着小孩患的脊皆进行性肌萎缩症等类似的疾病。 【症状】很少有遗传,男女都可罹患,发病一般较晚,多在40岁至50岁左右。通常开始是手指肌肉逐渐萎缩,用不上力,但也有先从足趾开始萎缩的。萎缩逐渐向上波及全身,最终连舌肌都可萎缩,导致吞咽困难、说话困难,如进一步发展,则呼吸肌发生麻痹而死亡。和肌萎缩的同时出现下肢痉挛性瘫痪,下肢强直,由于锥体系受损,可出现各种病理反射。症状因病人不同而异,肌萎缩发生早而重的、痉挛性瘫痪严重的、由球麻痹开始起病的,虽常给予另外的病名,但是晚期时,任何一种都将出现球麻痹。 与肌萎缩的同时,由于脊髓下位运动神经元的变性,肌肉会发生不随意的阵阵收缩,为其特有的现象。经过平均为4~5年,因病例而异,由球麻痹起病的,进展快,一般认为平均19个月,有时也有经过很慢的,在数十年中慢慢发展。以肩、腰部肌萎缩为主的另有一些疾病,如库格尔贝格·威兰得病;儿童的脊皆进行性肌萎缩症,生后1岁开始发病,不满5岁死亡;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叫做乳儿脊皆肌萎缩症,或叫韦一霍二氏病(遗传性肌萎缩的一型),均可有类似于本病的症状,需注意鉴别。 【病因】原因不明,近年来推测为中毒、病毒感染等所致。一部分病例和遗传有关。部分病例合并有癌肿。 【检查和诊断】从肌萎缩分布情况可大致推测神经元病变的部位。通过肌电图或肌肉活检等方法可以确定运动神经元病变。表现为末梢性肌萎缩的病人,有时和末梢神经炎及进行性肌萎缩的末梢型常常很难区别。 【治疗】直至现在还没有有效药物,一般是使用对症的维生素剂或弱的肌肉松弛剂。在肌萎缩进展期或发生了球麻痹、呼吸障碍时,要使用人工肺(即自动调节来控制呼吸的器械),并通过胃管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 【生活上注意事项】本病是进行性的又无特殊的治疗法,因此病人极易受到精神打击而变得任性。在疾病进一步发展时,可引起吞咽困难,生活上需要他人照顾。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