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05:43:08 来源:www.nxxh.net
儿童口腔颌面部感染防治
儿童口腔颌面部皮肤柔嫩,易受外伤感染,加上免疫力低,营养差的儿童更易使感染扩散,病情加重,后果严重。因此增加儿童营养,清洁口腔,保护口腔黏膜的完整性等,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措施。 感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牙源性感染,是由于牙龋坏未能及时治疗,或萌牙时龈瓣覆盖而发生的根尖和牙周感染所致,只要防止牙齿龋坏,及时处理病灶牙,就可有效防止这类炎症的发生。另一类是非牙源性感染,指的是源于口内外致病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引起,特别在人抵抗力低,细菌毒力强的情况下,炎症很快发展成严重感染,但是只要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清洁性和提高儿童抵抗力,就可避免严重感染发生。
常见的感染病症有如下几种:1、间隙感染。在患有一般尖周炎、冠周炎时,如没有及时治疗,孩子抵抗力低,细菌毒力强的情况下,炎症会迅速扩大到颌面部间隙内(如下颌下间隙、咬肌间隙等),即为间隙感染,严重时可累及多个间隙,称为多间隙感染。治疗上必须加强营养,全身用敏感抗生素,局部彻底切开引流排脓。2、颌骨骨髓炎。儿童牙源性骨髓炎多为病灶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尖周炎不断扩大,经久不愈,使炎症形成骨膜下脓肿。婴幼儿颌骨骨髓炎感染源是远处病灶通过血液播散造成的,也可能是母亲产道感染菌通过婴儿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而发生。常见于上颌骨,虽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应该高度注意。涎腺感染中最常见是腮腺炎,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常发生于春冬季,虽感染一次后可获终身免疫,但是该病发生后如处理不当,有很多并发症,如睾丸炎、脑膜炎、胰腺炎等,后果严重,所以应及时治疗。抗生素药物对病毒影响不大,但对并发症预防有效,所以在应用抗病毒药物时,也应加用抗生素。患病儿童应隔离,因为此病有传染性;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不传染,大多是流行性腮腺炎没有彻底治疗所致,所以彻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是预防化脓性腮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腮腺区肿胀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在治疗上一定要区分两种腮腺炎,不可混淆。此外儿童颌面部炎症还有结核、念珠菌感染,放线菌病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发病率虽不高,但危害大,所以也应引起重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