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11:17:56 来源:biz.ydbc.com.cn
厦门确诊首例黑热病 患者持续高烧伴有寒战 , 医导网,关爱大众健康,帮您寻医导药!
厦门市第一医院日前确诊了一例极为罕见的黑热病,据了解,厦门市此前没有此类病例的报道,这有可能是今年国内发现的第一例。
3月19日,一个奇怪的病人住进了厦门市第一医院,这名30岁的安徽病人,在住进第一医院前已持续发烧一个多月,一直高热40℃以上伴有寒战。住院11天后,该患者依然高烧不退,每天反复高烧两次,经检查后发现其全身血细胞极低,肝脾明显肿大,考虑可能患有血液病,于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3月26日,医生在认真阅读骨髓片时发现大量杜氏利什曼原虫,最终确诊为黑热病。
据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家俊介绍,黑热病一般不会经人传播,其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白蛉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临床特征为脾、肝及淋巴结肿大,长期不规则发热伴有寒战及血细胞减少。
刘主任还说,该病潜伏期长,最长的达9年之久,误诊率很高,此次在厦门出现十分罕见,他从医多年也没遇到过。
据了解,黑热病曾流行于北方地区,建国后已经基本消灭,原属于乙类传染病,近年来很少发现,调整为丙类传染病。
据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欧宏杰介绍,属于丙类传染病的黑热病,发现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此次检查骨髓片的检验医师来自新疆,这次观察细致才发现病原体。
欧宏杰医生说,在未使用特效药的情况下,黑热病死亡率极高,但是有对应的特效治疗药品――葡萄糖酸锑钠针剂。4月2日,患者已开始使用此药进行治疗,该药一个疗程六天,正常情况下三四天才能看出效果。
据了解,患者经特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较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附黑热病简介
一、流行特征与危害黑热病因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网状内皮细胞所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疾病之一。当前黑热病仍然在全球61个国家流行,波及亚、欧、非及拉丁美洲,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死亡约7万人。近年来有蔓延之势并在局部地区暴发,例如1984-1994年间黑热病曾在苏丹西尼罗河省爆发流行,在28万居民中造成10万人死亡。WHO已把黑热病列为再度回升的一种寄生虫病。我国周边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均有流行,以印度最为严重。在南美洲则以巴西为主要流行区。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以多种白蛉为传播媒介,犬是主要动物传染源。黑热病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血清球蛋白增加,若不予以合理治疗,则大都在发病后1-2年内合并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
(源自:YDBC医导网-东南快报)12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