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4 16:11:19 来源:www.pjzhongliuyao.com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皮肤或其他器官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肿瘤。表皮内的黑色素细胞增生可导致原发性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浓重且逐渐增大的结节,周围绕以红晕。其发病率较低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但其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死亡率高,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是怎么引起的 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是由于黑色素痣受到损伤引起恶变,不恰当的挖除和药物腐蚀等,可使良性黑色素痣转化成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研究表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展与内分泌有关,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很少数发生在青春期。由于黑痣太小的缘故,有很多的病人在初期往往容易被忽视,多数学者认为良性痣是恶性黑色素瘤的最大根源,大型先天性痣超过2cm者恶变危险性较高。
恶性黑色素瘤有什么临床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起初表现为色素斑,常为棕色或黑色,且色泽不均匀,深浅不一,边缘不规则,可逐渐扩大,隆起成斑块、结节或肿块,甚至溃破、出血,最后发生转移。根据临床表现不同,恶性黑素瘤可分为4型:原位黑素瘤、结节性黑素瘤、浅表散播性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的不同分型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 1.特殊型 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内,呈小结节状,边界清晰,无包膜,呈灰白色或灰蓝色,质地坚硬,常伴有局部的淋巴结转移。 2.雀斑型 多由原位病变恶性雀斑发展而来,瘤块附近表皮具有雀斑样特征,其边缘极不规则,表面呈扁平状,颜色多呈不同程度的棕色,可与蔓延型相似。此类型常于老年面部雀斑病变基础上发生,比较少见。 3.蔓延型 蔓延型外观呈表浅湿疹样,多由原位黑色素瘤浸润所致,肿瘤周围皮肤具有湿疹样变化。蔓延型湿疹样恶性黑色素瘤的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灰黑色、灰白色、淡红色等杂乱色。 4.结节型 结节型临床最为常见,特征是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皮肤表面,颜色比较一致,为黑褐色或灰红色,也有少见无色的。肿块表面多呈菜花状、息肉状或菌状,常发生溃疡。肿块在短期内可迅速增大数厘米。
恶性黑色素瘤改怎么治疗? 恶性黑色素的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者发现时大多就已经发生扩散、转移。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配合放化疗、生物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手术及放化疗副作用大,一般患者不能耐受,现临床多青睐于中药治疗。 1、中药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中药治疗早期以去邪为主,中期扶正与去邪并重,晚期以扶正为主,以达到消除瘤体的目的。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复方斑蝥胶囊、西黄丸、消癌平片、平消片等。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已有转移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尤其是对内脏转移灶所引起的压迫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可作为临床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3、手术治疗 对早期未转移的结节或斑片损害应手术切除,切除包括皮疹周边范围正常组织1~3cm。受累的淋巴结应该切除,但预防性淋巴结切除仍有争议。
恶性黑色素瘤能预防吗 1、避免日晒: 使用遮阳屏是重要的一项预防措施,特别是对那些高危人群,加强对一般群众和专业人员的教育,提倡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的预防更为重要。 2、做病理检查: 对发生在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应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如色素痣生长的部位容易摩擦,应尽早全部切除。若一次性切除有困难,未恶变前可在色素痣中部切除主要部分,两侧缝合,等侍周围皮肤拉松后,再切除其余部分,直到全部切除黑痣为止,以防恶变。每次切除的标本必须送病理检查。若有恶变,应全部切除,行植皮术。 3、避免刺激: 不宜用腐蚀药物或彻底的冷冻等方法刺激黑痣。反复的刺激色素痣容易导致其产生恶变,临床有的患者因一次冷冻不彻底而反复冷冻刺激,最终导致黑痣发生恶变。研究表明约有30%~50%的恶性黑色素瘤与外界刺激有关。 4、色痣恶变的信息:(1)色痣无故疼痛或不适,表面有少量的渗出物。(2)病人解蓝黑色尿。(3)色痣体积增大,色素或深或变浅。(4)色痣区域淋巴结肿大,隐约可见蓝黑色。(5)色痣呈放射状向周围扩展。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