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个发展迅速,容易广泛转移的高度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5,且发病率还在上升趋势。包虫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关报道。根据调查,包虫病患者同时患肿瘤的
恶性
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个发展迅速,容易广泛转移的高度
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5,且发病率还在上升趋势。
包虫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
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关报道。根据调查,包虫病患者同时患肿瘤的报道罕见。根据报道,包虫病检测试剂盒与肿瘤患者的血清有交叉反应。调查发现从1985-2003年的两千多名包虫病患者中只有一例肝包虫病人同时患有
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体外试验证明肿瘤相关抗原Tn抗原也在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granulosus,EG)中表达。本研究目的为首先建立EG原头蚴继发急性感染C57BL/6小鼠的模型,然后对部分被感染的小鼠和其蛋白免疫过的小鼠接种恶性黑色素肿瘤细胞(B16)。与对照组对比,分析EG感染和EG蛋白免疫是否对小鼠肿瘤起抑制作用,初步探讨急性EG感染对黑色素肿瘤生长的影响的免疫机理以及检测二者的抗原相关性是本研究目的。(1)从自然感染囊性包虫病的绵羊肝脏病样中无菌分离提取EG蚴原头蚴以及其全蛋白。腹腔注射法建立继发急性C57BL/6小鼠模型。(2)通过ELISA,WesternBlot检测抗体,并结合解剖来确定感染率。(3)在感染早期(4-5周),于小鼠(肿瘤组)皮下接种B16黑色素肿瘤细胞1×106个。(4)接种三天后,每2天拥游标卡尺检测肿瘤面积。计算肿瘤体积(V),并计算肿瘤抑制率。(5)通过免疫组化,ELISA,WesternBlot初步确定二者抗原的相关性,双抗夹心ABC-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析羊源性EG原头蚴继发急性感染对C57BL/6小鼠体内恶性黑色素肿瘤生长的影响。(1)本研究成功建立EG原头蚴继发性急性感染C57BL/6小鼠模型和C57BL/6小鼠包虫病-肿瘤动物模型。(2)在感染早期,EG感染小鼠以及其蛋白免疫过的小鼠肿瘤生长都被抑制,感染组肿瘤抑制率为71.22%,蛋白组肿瘤抑制率为49.16%,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1=0.024,P2=0.002,P3=0.001)。(3)ELISA,WesternBlot结果证明,鼠源型黑肿瘤细胞(B16)全蛋白与小鼠EG抗血清有交叉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黑色素肿瘤与EG抗血清有交叉反应。(4)双抗夹心ABC-ELISA法定量测定结果显示IFN-γ,TNF-β和IL-4在各组小鼠血清含量不同。蛋白组TNF-β肿瘤组IL-4,感染组IFN-γ,TNF-β表达水平乡对其它组高。以上结果提示,继发急性感染一定量的EG原头蚴对C57BL/6小鼠恶性黑色素肿瘤有抑制作用。EG全蛋白免疫后对小鼠肿瘤同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急性感染EG原头蚴可能激发了抑制恶性黑色素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促进了机体的抗肿瘤作用。EG原头蚴蛋白免疫激发的免疫反应同样可能增强抗黑色素肿瘤作用。
[标签:相关]本文地址:http://lifedoc.cn/yaoxuezonghe/200911/02-12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