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前列腺胚胎性
横纹肌肉瘤并肺转移hc360慧聪网医疗器械行业频道2004-08-1922:39:43
患者男,36岁,主诉右大腿内侧痛伴会阴部下坠感20余天。肛门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增大,质韧,中央沟消失,活动度差,精囊腺未触及,直肠内未及肿物,指套退出时无血迹。影像学检查:盆腔CT平扫示前列腺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最大径9cm,密度不均,内见片状低密度区;膀胱受压变形,后壁增厚,与肿块界限不清;后缘与精囊腺、直肠相连,右侧闭孔内肌肿胀,右耻骨局限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诊断:前列腺
恶性肿瘤性病变:①前列腺肉瘤;②前列
腺癌。胸部CT平扫示:双肺见分布于肺外围的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影,诊断:
肺转移瘤。腹部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增大,大小为8.1cm×7.8cm×8.0c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印象:符合前列腺恶性肿瘤声像图改变。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周围腺实性占位病变。核素显像:右髋关节局部骨代谢活跃。骨盆X线片显示:右耻骨溶骨性破坏并病理性
骨折。MR检查:前列腺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①前列腺癌?②前列腺肉瘤?并精囊腺、膀胱后壁、直肠前壁、阴茎海绵体、球海绵体受侵,髂骨、腰5椎体转移。穿刺病理诊断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讨论横纹肌肉瘤是一种可能来自间充质分化来的横纹肌母细胞而形成的恶性肿瘤,以儿童头面部软组织多见,也可发生于原来无横纹肌的部位。成人前列腺横纹肌肉瘤则少见。进行性排尿困难,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增大是其主要症状和体征。前列腺横纹肌肉瘤生长迅速,易向周围组织、器官侵及,肿瘤可转移至肺、骨、肝脏和浆膜,不同于其他肉瘤,局部淋巴结转移也较为常见。各种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盆腔CT、MR检查不仅可显示病灶本身,而且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和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前列腺横纹肌肉瘤CT表现为前列腺区密度不均的肿块,瘤体较大,边缘不清;也可因周围组织受压、假包膜形成而易于分辨。周围组织、脏器受侵时表现为与之间隙消失。MR多轴位扫描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肿块与周围的关系。超声检查对病变的检出、膀胱内的侵犯及治疗后复查均具优势。前列腺横纹肌肉瘤与前列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并无明显差异,但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显示前者发病年龄轻,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块质韧,骨转移多为溶骨性,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后者发病年龄大,肿块硬,无弹性,骨转移多为成骨性,PSA多增高。鉴别困难时可行肿块针吸活检。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