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疾病概述 后牙反合可发生在乳牙期或恒牙期,有个别牙反合,也有多数后牙反合;可发生在单侧,也可发生在双侧。 病因病理 1。由于乳磨牙早失或滞留引起恒牙上后牙舌向错位或下后牙的颊向错位,可导致个别后牙反。 2。一侧深龋,只能用另一侧咀嚼,日久可导致单侧多数后牙反。 3。对一侧下颌的不正常压力,如长期地有一侧托腮的习惯,可使下颌逐渐偏向另一侧,也可引起另一侧多数后牙反。 4。口呼吸患者两腮压力增大,上牙弓逐渐变窄,可引起双侧多数后牙反。 5。腭裂患者,上牙颌弓宽度发育不足,常有双侧后牙反。 临床表现 可见单侧后牙反功能、颌面部发育及颞下颌关节。 诊断和鉴别 1。个别后牙反 对咀嚼功能及颌骨影响不大,但可能对颞下颌关节有不良影响。 2。多数后牙反 则对功能、颌面部发育颞下颌关节均有影响。 3。单侧多数后牙反的程度愈严重,对咬合的锁结作用及对咀嚼的功能障碍也愈大,对颌骨的发育及关节的影响也愈大。 4。多数后牙反 其前颌骨发育不足,颜面的侧面还会呈现凹面型。 5。双侧多数后牙反 上牙弓及上颌骨宽度发育多受限制,上颌弓狭窄,面部表现狭长,但左右对称。 治疗 1。一侧后牙反后牙。 2。双侧后牙反侧使用舌簧继续矫正这一侧的上后牙向颊侧移动,以矫治反。此外,还可应用螺旋簧分裂基托矫治器。友情提醒:为了方便您更好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海峡美容医院特别开设免费咨询服务,你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下一篇]常用牙部美容修复方法[上一篇]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婴幼儿急性下
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在目前西药对该病毒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最近,由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的闫慧敏、杨燕等人完成的一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该病列为全球三种重要的儿科疾病之―,我国也将其作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种疾病之―。病毒性肺炎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约占小儿肺炎总数的5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西医对病毒性肺炎的药物治疗目前虽然有利巴韦林、金刚烷胺、无环鸟苷、丙氧鸟苷、干扰素、阿糖腺甘、转移因子等,但仍然没有确切有效特异性抗RSV的药物。
闫慧敏科研团队于2005年1月~2007年2月遵循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以3种不同评价方法――临床综合疗效评价、主症治疗前后积分差值的比较、主症治疗前后积分之和的比较等,对中医药治病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观察评价。她们将114例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痰热闭肺证口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风热闭肺证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口服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疗程10天。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临床疾病疗效评价结果方面,试验组愈显率87.72%,对照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治疗前后主症积分的差值对主症进行疗效再评价,两组在
咳嗽、气促、肺部听诊、胸部X线片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以治疗前后主症积分之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发热、痰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闫慧敏等认为,病毒性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小儿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温邪毒,首先犯肺,热与痰结,壅阻肺络,致肺气闭郁,宣肃失司,发生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本研究针对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机特点,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及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口服为试验组,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
伤风止咳糖浆)口服为对照组,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试验组所用中成药中以麻黄、杏仁、桑白皮宣肃并用,以开肺气,解郁闭,其中麻黄既可宣发,又可肃肺;以桑白皮、白前、前胡、紫苏子肃肺;瓜蒌皮、葶苈子、浙贝母、枇把叶、石菖蒲清肺化痰;黄芩、石膏、栀子、板蓝根清热解毒。结果显示,在多项有效性、安全性的比较上,试验组均显示出明显优势。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确定了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一篇[推荐]fda批准berinert